土壤生物污染是指病原體和帶病等有害生物種群從外界侵入土壤,破壞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引起土壤質量下降的現象。有害生物種群來源是用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施肥、生活污水、垃圾、醫(yī)院含有病原體的污水和工業(yè)廢水(作農田灌溉或作為底泥施肥),以及病畜尸體處理不當等。通過上述主要途徑把含有大量傳染性細菌、病毒、蟲卵帶入土壤,引起植物體各種細菌性病原體病害,進而引起人體患有各種細菌性和病毒性的疾病,威脅人類生存。
生物污染物進入土壤后,伴隨有累積、吸附和繁殖等行為的產生。盡管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部分污染物仍舊殘留于土壤中,但亦有相當一部分可隨地表徑流而進入附近水域,引起地表水水體污染;亦可隨灌溉、淋洗和滲濾進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土壤中積累的污染物可轉移至植物或其他生物體內,從而引起食物鏈污染。
危害一:土壤生物污染會引起植物病害,造成農作物減產。一些植物致病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茄子、馬鈴薯和煙草等百余種植物的青枯病,能造成果樹細菌性潰瘍和根癌。
危害二:某些真菌會引起大白菜、油菜和蘿卜等100多種蔬菜爛根,還可導致玉米、小麥和谷子等糧食作物的黑穗病。還有一些線蟲可經土壤侵入植物根部并引起線蟲病,甚至在土壤中傳播植物病毒。
危害三:土壤中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不僅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使人感染發(fā)病,還可直接通過皮膚接觸由土壤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
危害四:被病原體(包括細菌、放線菌、真菌)污染的土壤能傳播傷寒、副傷寒、痢疾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某些寄生蟲卵在溫暖潮濕的土壤中經過幾天孵育出感染性幼蟲,然后再通過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尤其是從傷口進入,從而導致繼發(fā)性疾病
在土壤環(huán)境中,凡是有害于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均被稱為土壤生物污染物。土壤生物污染物種類繁多,但對于人體健康來說,以土壤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最為重要。
土壤致病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種類很多,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數量也很大,1g土壤中就有幾億到幾百億個。1m2耕作層土壤中,微生物的質量可能就有幾千克。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絕大多數土壤微生物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是有益的,且土壤微生物也是地球生物圈物質大循環(huán)中的主要成員,主要擔負著分解者的任務。土壤致病微生物雖然數量和種類占據少數,但是它們對人類的健康能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往往是土壤生物污染關注的焦點。這類生物污染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螺旋體等微生物,其中致病細菌和病毒帶來的危害較大。
土壤生物污染是指病原體和帶病等有害生物種群從外界侵入土壤,破壞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引起土壤質量下降的現象。有害生物種群來源是用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施肥、生活污水、垃圾、醫(yī)院含有病原體的污水和工業(yè)廢水(作農田灌溉或作為底泥施肥),以及病畜尸體處理不當等。
土壤生物污染物的來源
由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將大量有害廢物、污水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這不僅引起土壤化學污染,也引起土壤環(huán)境生物污染。
污水灌溉
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飼養(yǎng)場和屠宰場廢水、醫(yī)院污水可能攜帶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灌溉時即可污染土壤及蔬菜。1985年我國某市郊區(qū)蔬菜地土壤中,污灌區(qū)、清污輪灌區(qū)和清灌區(qū)每克土中檢出大腸菌群數平均值分別為1495個、1495個和1273個;在污灌區(qū)、清污輪灌區(qū)每克土中檢出蠕蟲卵分別為4.5個和6.2個,屬于強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