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的三個基本條件
1.一定的瓦斯?jié)舛?,瓦斯?jié)舛仍?%-16%之間。
2.一定的引火溫度,點燃瓦斯的最低溫度在650-750℃之間,且存在時間必須大于瓦斯爆炸的感應期。
3.充足的氧氣含量,氧氣濃度不得低于12%。
在眾多煤礦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從每年的事故統(tǒng)計來看,絕大多數(shù)特大事故都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的。瓦斯爆炸是我國煤礦生產(chǎn)中最常見的災害事故,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而且嚴重摧毀井巷設施,中斷生產(chǎn),甚至引起煤塵爆炸、礦井火災、井巷垮塌等二次事故。
礦內(nèi)瓦斯爆炸時會產(chǎn)生三個致命的危險因素:高溫、沖擊波和有害氣體。
1.高溫:瓦斯?jié)舛仍?.5條件下測定過爆炸時瞬間溫度,在自由空間可達1850℃在封閉空間內(nèi)最高可達2650℃,會造成人員燒傷,發(fā)生火災。
1)爆炸產(chǎn)生高溫。爆炸時產(chǎn)生的熱量,使周圍氣體溫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間的溫度為1850℃~2650℃,會造成人員傷亡,并可能引起火災,燒毀設備、設施,損壞巷道;
2)爆炸產(chǎn)生高壓氣體和強大沖擊波。由于爆炸時氣體溫度驟然升高,引起爆源附近氣體體積急速膨脹,氣體壓力突然增大,形成強大的高壓沖擊波。強大的沖擊波可使井下人員遭受傷亡,嚴重摧毀巷道支架、井下設施和設備,造成巷道頂板冒落。此外,在爆炸沖擊波的作用下,會使另外積存的瓦斯沖出,并能揚起大量煤塵,從而造成瓦斯或煤塵的連續(xù)爆炸,使災害擴大;
3)爆炸產(chǎn)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瓦斯爆炸要消耗大量氧氣,同時伴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其中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若有煤塵參與爆炸,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氣體會更多,造成的人員傷亡更嚴重。統(tǒng)計資料表明,瓦斯、煤塵爆炸事故中死亡的人數(shù),90%左右都是因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
瓦斯爆炸的主要直接原因就是瓦斯積聚及火源。
1、瓦斯積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 對通風系統(tǒng)管理不嚴格,局部通風機隨意停風造成瓦斯積聚。
(2) 通風系統(tǒng)不合理造成瓦斯積聚。
(3)在沒有形成全負壓通風的情況下,強行生產(chǎn),不合理串聯(lián)、角聯(lián)造成巷道無風、微風,形成瓦斯積聚。
(4)巷道貫通,新舊工作面接替時,通風系統(tǒng)不能及時調(diào)整導致部分巷道瓦斯積聚。
(5)瓦斯檢查員脫崗,不按規(guī)定檢查瓦斯,使瓦斯積聚不能及時處理,積聚范圍擴大造成瓦斯爆炸。
2、井下的一切高溫熱源都可以引起瓦斯燃燒或爆炸,但主要火源是放炮和機電火花。隨著煤礦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摩擦火花引燃瓦斯爆炸的事故逐漸增多。
瓦斯爆炸的間接原因
1、個別礦山現(xiàn)場管理混亂,干部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
瓦斯爆炸是我國煤礦生產(chǎn)中最常見的災害事故,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而且嚴重摧毀井巷設施,中斷生產(chǎn),甚至引起煤塵爆炸、礦井火災、井巷垮塌等二次事故。礦內(nèi)瓦斯爆炸時會產(chǎn)生三個致命的危險因素:高溫、沖擊波和有害氣體。
1.高溫
瓦斯?jié)舛仍?.5的條件下測定過爆炸時瞬間溫度,在自由空間可達1850℃,在封閉空間內(nèi)最高可達2650℃。瓦斯爆炸時沿巷道運動的化學反應和高溫氣體經(jīng)過之處,會造成人被燒傷或大面積燒傷,可燃物被點燃而發(fā)生火災。
2.沖擊波
爆炸壓力由于爆炸時氣體溫度驟然升高,必然引起氣體壓力的突然增大。其傳播速度總是大于聲速,所到之處造成人員傷亡、設備和通風設施損壞、巷道垮落。如果巷道頂板附近或冒落孔內(nèi)存積瓦斯,或者巷道中有沉積煤塵,在沖擊波的作用下,它們就能夠均勻分散開來,形成新的爆炸混合物,產(chǎn)生再次爆炸。
要杜絕瓦斯爆炸事故的發(fā)生,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防止瓦斯積聚和超限,
二是防止瓦斯引燃,
三是防止瓦斯災害事故。
防止瓦斯聚積和超限的措施有:
加強通風管理、加強瓦斯檢查、加強排瓦斯巷的檢查;
防止瓦斯引燃措施:
防止瓦斯引燃的基本原則是:嚴禁一切非生產(chǎn)火源,對生產(chǎn)中可能引燃瓦斯的電火花、爆破火焰、摩擦火花及明火等火源和熱源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防止瓦斯災害事故的擴大。這需要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要采取有效的技術(shù)措施。
二是要在礦井中配備必要的安全裝置。
1、技術(shù)措施:
(1)實行分區(qū)通風,各水平、各采區(qū)和各工作面應有獨立的進、回風系統(tǒng); (2)簡化通風系統(tǒng),不用的巷道都要及時封閉;總進風巷和總回風巷間距不得太近;
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濃度范圍,我們把在空氣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為5%~16%,當瓦斯?jié)舛鹊陀?%時,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圍形成燃燒層,當瓦斯?jié)舛葹?.5%時,其爆炸威力最大(氧和瓦斯完全反應);瓦斯?jié)舛仍?6%以上時,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氣中遇火仍會燃燒。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還受溫度、壓力以及煤塵、其它可燃性氣體、惰性氣體的混入等因素的影響。
井下一旦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現(xiàn)場班隊長、跟班干部要立即組織人員正確佩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等自救器,引領人員按避災路線到達最近新鮮風流中,第一時間向礦調(diào)度室報告事故地點、現(xiàn)場災難情況,同時向所在單位值班員報告。
瓦斯爆炸前感覺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xiàn)象,有時還發(fā)出“嘶嘶”的空氣流動聲,風流突然停止流動約2-3秒鐘,隨即出現(xiàn)風流反向,瞬間反向風流流速增大,一般認為是瓦斯爆炸前的征兆。
瓦斯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但有時可以聞到類似蘋果的香味,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氫氣體同瓦斯同時涌出的緣故。瓦斯對空氣的相對密度是0.554,在標準狀態(tài)下瓦斯的密度為0.716kg,所以,它常積聚在煤礦巷道的上部及高頂處。瓦斯的滲透能力是空氣的1.6倍,難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維持呼吸,達到一定濃度時,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發(fā)生燃燒或爆炸。
瓦斯爆炸產(chǎn)生的高溫高壓,促使爆源附近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向外沖擊,造成人員傷亡,破壞巷道和器材設施,揚起大量煤塵并使之參與爆炸,產(chǎn)生更大的破壞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氣體,造成人員中毒死亡。
1、 確定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這一點在界定責任層級中已作了分析,這里主要是依據(jù)法律和事實對號入座,進一步明確、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具體責任人的頭上。
2、確定責任類型。即確定事故責任是民事責任,還是行政責任,或是刑事責任。構(gòu)成每一種責任的法律依據(jù)是不同的,我們在調(diào)查事故時應重點把握。
3、根據(jù)事實并依據(jù)有關(guān)法律確定責任度。每一種責任類型都有不同的責任等級或責任形式。如,行政責任有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種,行政處分的責任方式有:警告、記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的責任方式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或執(zhí)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它行政處罰。刑事責任有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5種,附加刑主要有罰金、剝奪政治權(quán)力、沒收財產(chǎn)。民事責任中有違約責任和侵權(quán)責任兩種,承擔責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chǎn)、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所以在給責任人定責任時,要力求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