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疹癥狀
在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則較顯著,可持續(xù)5~6天,表現(xiàn)有低熱、或中度發(fā)熱、頭痛、食欲減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噴嚏、流涕、咽痛、結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癥狀,偶有嘔吐、腹瀉、鼻出血、齒齦腫脹等,部分患者咽部及軟腭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無頰黏膜粗糙、充血及黏膜斑等。
通常于發(fā)熱1~2天后出現(xiàn)皮疹,皮疹初見于面頸部,迅速擴展軀干四肢,1天內布滿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無疹。皮疹初起呈細點狀淡紅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徑2~3mm。面部、四肢遠端皮疹較稀疏,部分融合類似麻疹。軀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類似猩紅熱。軀干皮疹一般持續(xù)3天(1~4天)消退,亦有稱“三日麻疹”。面部有疹為風疹之特征,個別患者出疹呈出血性,伴全身出血,主要由于血小板減少和毛細血管增高所致。出疹期常有低熱、輕度上呼吸道炎癥、脾大及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尤以耳后、枕部、頸后淋巴結腫大最為明顯,為典型的臨床特征。腫大淋巴結有輕度壓痛,不融合,不化膿。有時風疹患者脾臟及淋巴結腫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已發(fā)生腫大,消退較慢,常持續(xù)3~4周。疹退不留色素,無脫屑。僅少數(shù)重癥患者可有細小糠麩樣脫屑,大塊脫皮則極少見。疹退時體溫下降,上呼吸道癥狀消退,腫大的淋巴結也逐漸恢復,但完全恢復正常需數(shù)周后。
風疹需要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發(fā)熱期間臥床休息,加強護理,給予維生素及富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食物。高熱、頭痛者可用解熱止痛劑。建議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可以用利巴韋林、干擾素等抗病毒治療,建議您去正規(guī)醫(yī)院治療,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風疹治療方法:
1.一般對癥療法
風疹患者一般癥狀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主要為對癥治療。癥狀較顯著者,應臥床休息,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對高熱、頭痛、咳嗽、結膜炎者可予對癥處理。
2.并發(fā)癥治療
高熱、嗜睡、昏迷、驚厥者,應按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原則治療。出血傾向嚴重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必要時輸新鮮全血。
3.先天性風疹
無癥狀感染者無需特別處理,但應隨訪觀察,以期及時發(fā)現(xiàn)遲發(fā)性缺陷。有嚴重癥狀者應相應處理:有明顯出血者可考慮靜脈免疫球蛋白,必要時輸血;肺炎、呼吸窘迫、黃疸、心臟瓣膜畸形、視網膜病等處理原則同其他新生兒;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青光眼者需積極處理,白內障治療最好延至1歲以后;早期和定期進行聽覺腦干誘發(fā)電位檢查,以早期診斷耳聾而及時干預。
患有風疹,很多的患者渾身奇癢難當,那種難受是局外人不能體會到的,很多的患者恨不能使勁撓,直到撓破為止,風疹癢一定不能撓,也不可以用熱水敷,可以用冷水敷,能夠減輕癢的癥狀。
專家介紹,風疹起病急,皮膚突發(fā)瘙癢,迅速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鮮紅或蒼白色風團,形態(tài)多樣,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數(shù)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yōu)榧t斑而逐漸消失,但新的風團陸續(xù)發(fā)生,此起彼伏。部分病人累及到胃腸道粘膜,可致腹痛、腹瀉。若風疹累及到呼吸道粘膜,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嚴重者可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癥狀。風疹使患者劇烈瘙癢,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應盡快到正規(guī)??漆t(yī)院就診治療,充分與醫(yī)生交流,注意各種細節(jié),以利于診治。專家提醒,很多患者認為,得了風疹只要能止癢就可以了,但是要知道的,任何疾病,想要治愈是要從根本上治愈,而不是只是讓其不癢,風疹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合理治療。
1、發(fā)病至出疹后5日,必須隔離孩子。
2、五官的護理:可用棉花沾濕生理鹽水清洗五官,年齡大的患兒可用鹽開水漱口;在清洗完鼻腔分泌物后,可涂以石臘油或金霉素軟膏,以保護鼻腔粘膜。
3、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即牛奶、稀粥、蛋羹等。
4、如體溫較高,要臥床休息,多喝水。
5、風疹具有傳染性,所以患上風疹后最好不要出門,以免傳給他人,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嘗試以上措施進行治療或護理。
風疹治療:
1、對癥處理:本病西醫(yī)無特效治療藥物,主要是對癥處理。發(fā)熱期間應臥床休息,皮疹止癢可用止癢劑外涂,結膜炎可用氯霉素眼藥水或利福平眼藥水滴眼。如有高熱、頭疼、咽疼等,應給予對癥治療。
2、中醫(yī)治療:可洗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最好不要洗澡的,因為在患病期間體抗力比較低,再加上皮膚上有風疹,在洗澡時很容易造成其他感染,多種微生物感染會加重病情延長病程風疹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癥狀比較輕微。患風疹一般不需特殊治療,體溫高時可用些退熱藥,發(fā)熱期間應讓病兒臥床休息,給予流質、半流質易消化食物,多喝水,幫助解毒發(fā)汗,還要保持皮膚及口腔的清潔衛(wèi)生。如果出現(xiàn)高燒不退或肺部感染等其他異常情況時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和處理。
主要有以下三種預防措施:
1、控制傳染源:隔離患兒,隔離期從起病至出疹后5日。
2、切斷傳播途徑
風疹流行期間,盡量不帶易感兒到公共場所,避免與風疹病兒接觸。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yī)學觀察,注意皮疹與發(fā)熱,以利及早發(fā)現(xiàn)病人。幼托機構的接觸班級,在潛伏期內應與其他班級隔離,不收新生,防止傳播。
梅毒除了性傳播外,還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衣物,被褥,物品,毛巾,用具,便器等,可能傳染性病。因病人衣物等常被生殖器病變或分泌物污染,所以淋病,滴蟲病,某些真菌感染等性病均可通過毛巾,浴盆,衣物等用品傳播。在文化、衛(wèi)生水平較低的地區(qū),這種傳播方式時有發(fā)生,浴池常常是傳播性病最常見的場所,所以說得了梅毒是會傳染孩子的,感染這種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并做好防護措施。
梅毒的預防措施:
1、追蹤病人的性伴侶,包括病人自報及醫(yī)務人員訪問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觸者,進行預防檢查,追蹤觀察并進行必要的治療,未治愈前配偶絕對禁止有性生活;
2、對可疑病人均應進行預防檢查,做梅毒血清試驗,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新病人并及時治 療;
3、發(fā)現(xiàn)梅毒病人必須強迫進行隔離治療;因為該類疾病是一類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發(fā)現(xiàn)患者最好進行強迫的隔離治療;若患者是孕婦一定要及時的給予預防性的治療,以防止患者將病毒傳染給胎兒。未婚男女病人,未經治愈前不能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