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具有輻射性,那么,紅外線輻射大嗎?
人眼能夠看到的光線稱為“光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見光”,它的波長區(qū)域是從400nm(紫)到700nm(紅),因此這一區(qū)間的光域被稱為“可見光域”。根據(jù)這個說法,每種光都是有特定波長范圍的,那么波長從長到短的順序排列,常見光線的順序為無線電、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
根據(jù)科學(xué)測試,波長越短,頻率越高、能量越大的波穿透達(dá)到的范圍越大;波長越長,頻率越低、能量越小的波穿透達(dá)到的范圍越小。
而紅外線的波長比較長,能量不夠,遠(yuǎn)遠(yuǎn)達(dá)不到原子、分子解體的效果。因此,紅外線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間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內(nèi)部,由于紅外線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間隙,會使原子、分子的振動加快、間距拉大,即增加熱運動能量,給人的感覺是熱的感覺,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是熱效應(yīng)。
即使紅外線作用到人體表皮,一部分紅外線也會被反射,只有一部分被皮膚吸收。皮膚對紅外線的反射程度與色素沉著的狀況有關(guān),用波長0.9微米的紅外線照射時,無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60%;而有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40%。長波紅外線(波長1.5微米以上)照射時,絕大部分被反射和為淺層皮膚組織吸收,穿透皮膚的深度僅達(dá)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膚的表層組織;短波紅外線(波長1.5微米以內(nèi))以及紅色光的近紅外線部分透入組織最深,穿透深度可達(dá)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膚的血管、淋巴管、神經(jīng)末梢及其他皮下組織。因此可以說紅外線產(chǎn)生光電效應(yīng),更不能使原子核內(nèi)部發(fā)生改變。
由此可見,紅外線的輻射不算大。盡管如此,過量的紅外線對皮膚還是有灼傷的風(fēng)險的,直射眼睛也會造成很大的視力傷害,紅外線也因此被列為光污染源之一,大家平時還是需要注意。更多的光污染知識介紹,更多造成光污染的原因請大家繼續(xù)關(guān)注佰佰安全網(wǎng)的相關(guān)知識。
責(zé)任編輯:姜連仁
2023.01.31 19:31:45
2023.01.31 19:30:25
2023.01.31 19:29:12
2023.01.31 19:28:15
2023.01.31 19:27:05
2021.01.07 15:12:39
08/19幕簾式紅外探測器介紹
02/23紫外線輻射對人體傷害有多大?
02/24紫外線的危害及用途
08/19紅外對射探測器知識介紹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2/28木鱉果原來價值這么多,平時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