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已有的地震資料來看,貴州地震分布總體特征是西部和西南部地震密度和強度較大,中部和北部次之,東部和東南部相對弱些。貴州位于哪個地震帶上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貴州處于我國南北地震帶南段的東側,西部部分地區(qū)已經跨入南北地震帶。貴州地震的頻度和強度處于全國中等水平。貴州地震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勻的,主要受地質背景控制。貴州地震的平面分布,條帶狀特征不明顯,呈區(qū)域性面狀分布。因此,本文根據貴州地震平面分布和控制地震的構造的差異,將貴州地震平面分布劃分為 3 個區(qū)。分別是威寧—晴隆區(qū),遵義—貴陽區(qū),銅仁—榕江區(qū)。威寧—晴隆區(qū)和遵義—貴陽區(qū)的分界為北西向的埡都—紫云斷層( 帶) ,遵義—貴陽區(qū)和銅仁—榕江區(qū)的分界為近北東向的松桃—獨山斷層( 帶) ,兩個邊界斷層( 帶) 在平面上構成漢字的倒“八字”型。
貴州的地震基本上都屬于淺源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 7~ 11 km 這一區(qū)間內。威寧—晴隆區(qū)和遵義—貴陽區(qū)的地震震源深度變化有一定的差異,遵義—貴陽區(qū)在 30 km 以淺深度內,地震釋放能量隨深度呈現跳躍狀變化,但總體上呈向上凸起的較為平緩的弧形變化,先逐漸增高,至9 km 處達到最高點,而后逐漸降低。威寧—晴隆區(qū)震源深度主要在 20 km 以淺深度內,在 20 ~70 公里也有地震發(fā)生。從地震能量釋放的角度看,威寧—晴隆區(qū)在震源深度約 5.5 km 處突然出現一個高達 2 個數量級的躍升,在深度約7 km 處回落到接近躍升前的位置,而后又逐漸下降。
今天小編對貴州位于哪個地震帶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哪些地區(qū)是地震的多發(fā)地帶以及其他地質災害小知識,還請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網上的自然災害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
2022.09.09 23:30:51
2022.09.09 23:28:46
2022.09.09 23:20:26
2022.09.09 23:18:45
2022.09.09 23:17:11
2022.09.08 2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