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燒傷是如何分度的”,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有時候燒傷的意外在生活很難避免,如果燒傷留下疤痕又是極為難看的。所有,人們在生活不僅懂得如何預防燒傷,還要懂得及時上醫(yī)院治療。治療的越及時,燒傷的后遺癥就會越少。那么臨床上燒傷是如何分度的呢?下面就一起隨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目前國際上對燒傷嚴重程度的判定仍無統(tǒng)一標準,臨床上多采用1970年全國燒傷會議討論通過的分類方法。
(1)成人燒傷嚴重程度分類
①輕度燒傷:總面積在10%以下的Ⅱ度燒傷。
②中度燒傷:總面積在11%~30%或Ⅲ度燒傷面積在10%以下的燒傷。
③重度燒傷:總面積在31%~50%之間或Ⅲ度燒傷面積在11%~20%之間,或總面積不超過31%,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全身情況嚴重或有休克者,有復合傷或合并傷(如嚴重創(chuàng)傷、化學中毒等),有中、重度吸入性損傷者。
④特重燒傷:總面積在51%以上或Ⅲ度燒傷面積在21%以上者。
(2)小兒燒傷嚴重程度和成人不同,分類如下。
①輕度燒傷:總面積在5%以下的Ⅱ度燒傷。
②中度燒傷:總面積在5%~15%的Ⅱ度燒傷或Ⅲ度燒傷面積在5%以下的燒傷。
③重度燒傷:總面積在15%~25%或Ⅲ度燒傷面積在5%~10%之間的燒傷。
④特重度燒傷:總面積在25%以上或Ⅲ度燒傷面積在10%以上者。
(3)由于上述分類標準既不能反映我國救治大面積燒傷的水平,又不能反映燒傷的真正嚴重程度,故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小面積”、“中面積”、“大面積”和“特大面積”來表示燒傷的嚴重程度。
①小面積燒傷:Ⅱ度燒傷面積在10%以內(nèi)或Ⅲ度燒傷面積在1%以內(nèi)者,相當于輕度燒傷。
②中面積燒傷:Ⅱ度燒傷總面積在11%~30%或Ⅲ度燒傷面積在10%~20%
之間的燒傷,相當于中、重度燒傷。
③大面積燒傷:總面積在31%~79%或Ⅲ度燒傷面積在21%~49%。
④特大面積燒傷:總面積在國%以上或Ⅲ度燒傷面積在50%以上。
對于燒傷的治療及恢復,是否留下疤痕與燒傷的深淺度有很大的關系。就燒傷的分類,外科專家作了詳細的說明。會燒傷的深度的識別,主要按熱力損傷組織的層次來分:
一度燒傷:皮膚發(fā)紅、痛,有灼熱感覺,3~5日可好轉(zhuǎn)痊愈,脫屑而不留瘢痕。
二度燒傷:深達真皮,局部出現(xiàn)水泡,故可稱水泡性燒傷。又可分為淺三度僅傷及真皮淺層,一部分生發(fā)層健存。因滲出較多,水泡較飽滿,破裂后創(chuàng)面滲液明顯;創(chuàng)底腫脹發(fā)紅;有劇痛和感覺過敏;皮溫增高,若無感染等并發(fā)癥,約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內(nèi)可有色素沉著,皮膚功能良好。深二度傷及真皮深層,尚殘留皮膚附件。因變質(zhì)的表層組織稍厚,水泡較小或較扁薄,感覺稍遲鈍,皮溫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創(chuàng)面呈淺紅或紅白相間,或可見網(wǎng)狀栓塞血管;表面滲液少,但底部腫脹明顯。若無感染等并發(fā)癥,3~4周可愈。因修復過程中間有部分肉芽組織,故留有瘢痕,但基本保存了皮膚功能。皮膚除紅、痛和灼熱,更會出現(xiàn)水泡。
三度燒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可深達皮下、肌肉、骨等。皮膚壞死、脫水后可形成焦痂,創(chuàng)面無水泡,蠟白或焦黃,觸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覺消失;皮溫低。自然愈合甚緩慢,須持焦痂脫落,肉芽組織生長而后形成瘢痕,僅邊緣有上皮,不僅喪失皮膚功能,而且常造成畸形。有的創(chuàng)面甚至難以自愈。
以上就是關于臨床上燒傷是如何分度的全部介紹,如果你對燒傷的常見急救方法有哪些等有關意外傷害急救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燒傷急救方法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19.01.23 15:36:57
2019.01.23 12:55:04
2019.01.22 11:28:40
2019.01.21 07:22:45
2019.01.20 15:17:08
2019.01.19 15:37:37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7/17汽油的儲存條件有哪些?
07/17汽油起火后該如何正確滅火?
09/30硫酸的危害以及急救措施以及預防方法,大家都了解嗎?
12/30冬季凍傷怎么預防治療
07/16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