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核輻射這種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致命威脅,我們要怎么保護自己?那么,核輻射科普知識呢?和我們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看看吧!
福島核電站的核危機也是公眾普遍關注的話題。中國作為日本近鄰,民眾對日本核電站造成的影響頗為關切。那么,核輻射科普知識呢?就讓佰佰安全網(wǎng)的小編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核輻射
核輻射,或通常稱之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這是億萬年來存在的客觀事實,是正常現(xiàn)象。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tài)轉變?yōu)榱硪环N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tài)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核輻射可以使物質引起電離或激發(fā),故稱為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又分直接致電離輻射和間接致電離輻射。直接致電離輻射包括質子等帶電粒子。間接致電離輻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帶電粒子。
核反應
核反應是指入射粒子與原子核(稱靶核)碰撞導致原子核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或形成新核的過程。反應前后的能量、動量、角動量、質量、電荷與宇稱都必須守恒。核反應是宇宙中早已普遍存在的極為重要的自然現(xiàn)象?,F(xiàn)今存在的化學元素除氫以外都是通過天然核反應合成的,在恒星上發(fā)生的核反應是恒星輻射出巨大能量的根本來源
此外,宇宙射線每時每刻都在地球上引起核反應。自然界的碳14大部分是宇宙射線中的中子轟擊氮14產生的。1919年英國的E。盧瑟福用天然放射性物質的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首次用人工方式實現(xiàn)了核反應。30年代初加速器的出現(xiàn)和40年代初反應堆的建成,為研究核反應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已能將質子加速到5×10^5兆電子伏,將鈾原子核加速到約9×10^4兆電子伏,并能獲得介子束。高分辨率半導體探測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測量核輻射能量的精度。核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從根本上改善了數(shù)據(jù)的獲 取和處理能力。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研究過的核反應類型數(shù)以千計,制備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約2000種,發(fā)現(xiàn)了300余種基本粒子,獲得了有關核素性質、核轉變規(guī)律、核結構、基本粒子以及自然界四種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和相互聯(lián)系的大量知識。
相關定義
核輻射
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fā)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會產生核輻射。
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
α射線是氦核,外照射穿透能力很弱,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
β射線是電子流,照射皮膚后燒傷明顯。這兩種射線由于穿透力小,影響距離比較近只要輻射源不進入體內,影響不會太大;
γ射線的穿透力很強,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γ輻射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筑物,危害距離遠。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電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才能大范圍地對人員造成傷亡。電磁波是很常見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主要由功率(與場強有關)和頻率決定。通訊用的無線電波是頻率較低的電磁波,如果按照頻率從低到高(波長從長到短)按次序排列,電磁波可以分為: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遠紅外線、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宇宙射線。以可見光為界,頻率低于(波長長于)可見光的電磁波對人體產生的主要是熱效應,頻率高于可見光的射線對人體主要產生化學效應。
核反應
我們來分析一下“原文”中對“核反應”的定義:“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轟擊下產生新原子核的過程,稱為核反應”。這個定義明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實際上描述的是另外一種原子核反應類型——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包括重核裂變等)。
像鈾、釷和鐳這些放射性元素,原子核內的質子和中子可以連續(xù)地由高能排列變成低能排列,這就稱為“核反應”,釋放出來的多余能量叫做“原子結合能”。
當用一定能量的入射粒子去轟擊原子核時,由于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原子核的變化,這個過程稱為核反應。歷史上第一個人工核反應是1919年盧瑟福用天然放射源(釙Po)產生的。
所謂核反應,是指原子核受一個粒子撞擊而放出一個或幾個粒子的過程[1]。在對其研究的過程中,實驗工作者常采用靜止的實驗室坐標系,進行數(shù)據(jù)的實際測量。
原子核反應及原子核發(fā)生轉變的過程稱為核反應。書寫核反應方程的依據(jù)是反應前、后電荷數(shù)不變,質量數(shù)也不變。
按入射粒子的不同,核反應可分為三類:①中子核反應,如中子的彈性散射(n,n)、非彈性散射(n,n′),中子的輻射俘獲(n,γ),發(fā)射帶電粒子的核反應(n,p)、(n,α)等,又如中子裂變反應(n,f),發(fā)射兩粒子的核反應(n,2n)、(n,pn)等;②帶電粒子核反應,如質子引起的核反應(p,γ)、(p,n)、(p,p)、(p,p′)、(p,α)、(p,2n)等,氘核引起的核反應(d,n)、(d,p)、(d,α)等,α粒子引起的核反應(α,n)、(α,2n)、(α,p)等,重離子引起的核反應(12C,4n)、(22Ne,6n)等;③光核反應,即光子引起的核反應,如(γ,n)、(γ,p)、(γ,α)、(γ,f)等?!“慈肷淞W拥哪芰?,核反應又可粗分為三類:①低能核反應,入射粒子能量低于108電子伏,對于較輕的重離子,每個粒子平均能量低于107電子伏(如108電子伏的碳12核),也屬于低能核反應的范疇,低能核反應的出射粒子的數(shù)目最多為3~4個;②中能核反應,入射粒子能量在108~1010電子伏之間;③高能核反應,入射粒子能量大于1010電子伏。
輻射單位
常用輻射單位:
物理量老單位新單位換算關系
活度居里(Ci)貝克[勒爾](Bq) 1Ci=3.7E+10 Bq;
照射量倫琴(R)庫侖/千克(C/kg) 1R=2.58×10-4 C/kg;
吸收劑量拉德(rad)戈[瑞](Gy) 1Gy=100 rad;
劑量當量雷姆(rem)希[沃特](Sv) 1Sv=100 rem。
輻射類型
天然輻射
天然輻射主要有三種來源:宇宙射線、陸地輻射源和體內放射性物質。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天然輻射造成的公眾平均年劑量值如下表所列?!≌丈涑煞帜暧行┝浚ê料#?
正常本底地區(qū)照射量升高的地區(qū)
宇宙射線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0.01 0.01
陸地輻射:外照射0.46 4.3
陸地輻射:內照射(氡除外)0.23 0.6
陸地輻射:氡及其衰變物的內照射
吸入222Rn 1.2 10
吸入220Rn 0.07 0.1
食入222Rn 0.005 0.1
總計2.4
人工輻射
人工輻射源包括放射性診斷和放射性治療輻射源如x光,放射性藥物、放射性廢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塵以及核反應堆和加速器產生的照射等。根據(jù)有關資料記載,人工輻射源對公眾產生的平均
年劑量值如下表所列。
輻射源劑量(毫希/年)
放射診斷:0.22
放射治療:0.03
醫(yī)用同位素:0.002
放射性廢物:0.002
核爆炸落下塵:0.01
職業(yè)照射:0.009
其他輻射源:0.012
核電站周圍:0.001~0.02
核反應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核反應
英文名稱:nuclear reaction
定義:核子、核或其他粒子與靶核碰撞,導致靶核質量、電荷或能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反應前后的核子數(shù)、電荷數(shù)、能量和動量都守恒。所屬學科:電力(一級學科);核電(二級學科)。
核反應(nuclear reaction),是指粒子(如中子、光子、π介子等)或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種變化。
溫馨提示:
當發(fā)生核輻射時,您想知道您周圍核輻射是否安全,建議您使用核輻射檢測儀測量一下,它可以清晰顯示當前所在場地的輻射劑量值。
希望小編關于核輻射科普知識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讓您更加了解核輻射危害到底有多大的常識知識。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輻射污染小知識及環(huán)境污染小知識請您多多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
責任編輯:王秀娟
2021.11.23 19:39:37
2021.11.23 19:38:33
2021.11.23 19:37:33
2021.11.23 19:35:27
2021.11.23 19:34:23
2021.10.21 11:21:49
02/25常見的電離輻射有哪些?
05/10飲食防輻射靠譜嗎?
06/12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6/01軟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2/24取暖器輻射對人體有害嗎?
02/23紫外線輻射對人體傷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