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在寄主細胞中進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質外殼的復制,組成新的病毒粒體。植物病毒粒體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細胞間轉移速度很慢,而在維管束中則可隨植物的營養(yǎng)流動方向而迅速轉移,使植物周身發(fā)病,下面跟著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植物病毒病害有哪些特點吧?
鈣能控制細胞膜的滲透作用,同果膠質形成鹽類,并參與一些酶的活動,缺鈣的最初癥狀是葉片呈淺綠色,隨后在頂端幼齡葉片上呈破碎狀,嚴重時頂芽死亡,那植物病害的種類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種類很多,根據(jù)病原的種類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營養(yǎng)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過量,低溫的凍害和高溫的灼病,肥料、農藥使用不合理,或廢水、廢氣造成的藥害、毒害等;另一類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傳染性,病原體多種,如真菌、細菌、病毒、線蟲或寄生性種子植物等,大家知道植物病毒病害有哪些特點嗎?
植物病毒除借帶毒的繁殖材料如接穗、鱗莖、塊根、塊莖等傳播外,主要是通過昆蟲,以及螨類、土壤中的真菌、線蟲等媒介體,稱介體傳播。此外,花粉與種子可傳播瓜類及豆類植物的病毒,嫁接可傳播果樹病毒等,則稱非介體傳播。在自然界某種植物病毒通過一種或多種方式傳播,因植物病毒的種類不同而異。傳毒昆蟲以具刺吸式口器者為主,如蚜蟲、葉蟬、飛虱、薊馬,白粉虱等;僅少數(shù)具咀嚼式口器。它們在為害植物的同時將病毒從病株傳到健株上。
植物病毒病的發(fā)生與寄主植物、病毒、傳毒介體、外界環(huán)境條件,以及人為因素密切相關。當田間有大面積的感病植物存在,毒源、介體多,外界環(huán)境有利于病毒的侵染和增殖,又利于傳毒介體的繁殖與遷飛時,植物病毒病害就會流行。
除少數(shù)植物繁殖材料如接穗、鱗莖等可利用脫毒技術獲得無毒繁殖材料,或通過藥液熱處理進行滅毒外(即化學防治,御泰攻--御毒清),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宜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一方面消滅侵染來源和傳播介體;另一方面采取農業(yè)技術措施,包括增強植物抗病力、培育和推廣抗病或耐病品種等(見植物病害防治、農業(yè)防治)。另外綜合消滅傳布途徑及傳染源(如蚜蟲,飛虱,薊馬等;必要時進行與不易感染病毒病的作物進行輪作,建議2-3年輪作一次)。
以上是佰佰安全網小編介紹的植物病毒病害有哪些特點的內容,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生物災害安全小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網其他欄目內容吧。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9.30 17:20:03
2020.10.03 16:05:07
2020.10.02 14:58:38
2020.10.01 17:52:52
2020.08.29 13:49:28
2020.08.28 17:32:36
01/22經常自慰手淫有哪些危害?
07/16在網絡上發(fā)表過激言論有什么危害?
06/03個人身份證信息泄露會帶來哪些危害?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
08/31什么是甲烷?甲烷的用途和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