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類蔬菜大家都很常見,比如小白菜,娃娃菜,黑白菜等,在菜市場都能見到,這些蔬菜都是葉面蔬菜,可使用部分都是葉面,病害防治方法就顯得比較重要,如果大量使用農藥進行防治會造成農藥殘留增加,殘留農藥對人體是危害的,那么白菜常見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讓佰佰安全網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植物病原細菌和真菌中的黑盤孢目和球殼孢目的分生孢子多半都是由雨水傳播的,鞭毛菌亞門真菌的游動孢子只有在有水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和傳播。在暴風雨的條件下,由于風的介入,往往能加大雨水傳播的距離,那應該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滅病原物或抑制其發(fā)生與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環(huán)境條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從而抑制病害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一般以預防為主,因時因地根據(jù)作物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具體的綜合治理措施。每項措施要充分發(fā)揮農業(yè)生態(tài)體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別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壓低到經濟允許水平之下,以求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大家知道白菜常見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嗎?
一、霜霉病。
防治:選栽抗病品種,進行種子消毒,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或水旱輪作;適期播種,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實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過施氮肥;深坑高畦種植,雨后及時排水;采收后做好田園清潔工作。發(fā)病初期用90%乙磷鋁800倍液 高錳酸鉀10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粉600-800倍液,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粉6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4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交替噴施2-3次,隔7-10天噴1次。
二、軟腐病。
防治:加強田間管理,減少蟲傷;實行輪作;深耕曬田,深溝高畦種植,避免偏施氮肥;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帶出菜田,再用生石灰對病穴消毒;采用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浸灌。發(fā)病初期用70%敵克松8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4000-5000倍液,抗菌劑“401”500-600倍液,50%代森銨600-800倍液,噴施與淋施相結合,連續(xù)施藥3-4次,并注意藥劑交替使用。
三、病毒病。
防治:選用抗病品種,盡量采取直播;在播種前后及定植前后,分別防治蚜蟲,防止蚜蟲傳毒;種植前施足基肥,適時定植,剔除病苗,及時小水勤澆,防止干旱;實行2-3年輪作,最好是水旱輪作;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時追肥;雨后及時開溝排水;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深埋。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粉500倍液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噴灑,或40%菌核凈可濕粉1000-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粉1000-1500倍液,交替噴施3-4次,隔7-10天噴1次。
四、炭疽病。
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種子消毒,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小水勤澆,避免田土過濕;因地制宜適當調整播植期;清除病殘體后深翻。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葉斑凈10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濕粉600倍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可濕粉(1:1)1000-1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75%百菌清可濕粉(1:1)20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等,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使用,摘菜前10-15天停止用藥。
五、菌核病。
防治:定植時,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1-2kg/hm2對細土15-30kg/hm2制成藥土,撒布在地面上抑菌。發(fā)病初期摘除底部老弱黃葉,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著重噴布植株下、中部與地表。
六、黑腐病。
防治:采取水旱輪作;種子消毒;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澆水,減少傷口;收獲后及時清園。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DT、或60%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
以上是佰佰安全網小編介紹的白菜常見病害防治方法的內容,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病害防治措施的知識,那就繼續(xù)關注本網生物災害安全小知識庫中的內容,以便可以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9.30 17:20:03
2020.10.03 16:05:07
2020.10.02 14:58:38
2020.10.01 17:52:52
2020.08.29 13:49:28
2020.08.28 17:32:36
12/30冬季凍傷怎么預防治療
06/16如何防治農作物蟲害?
06/12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6/01軟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6/10銹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05/11黑脛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