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學生要懂得保護自己;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那么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如何保障呢?下面跟著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每一分鐘有一人因車禍傷殘,每五分鐘有一人因車禍死亡。每天因車禍死亡的有300人左右,每年因車禍死亡的有10萬人左右,汽車數(shù)量占世界1.9%,車禍死亡人數(shù)占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呢?無論孩子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家長和教師都應(yīng)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和活動設(shè)施,如將藥品、消毒水、殺蟲劑等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打火機、蠟燭不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及時將用過的電線插頭收起。在帶孩子外出時,給孩子換上舒適合腳的鞋子,不要讓孩子在堆放磚頭或滿是石頭瓦礫的場地玩耍,不要讓孩子獨自在水池或河邊玩耍等等,下面一起來看看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如何保障吧?
1、全力齊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學生交通安全涉及民生,是一項社會化工作,要求全社會的齊抓共管,共同努力。全社會一定要把維護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為民生工程、社會工程,切實擺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政府牽頭協(xié)調(diào),安監(jiān)、公安交警、教育、交通、工商等職能部門聯(lián)動齊抓共管的綜合性的工作機制,把學校周邊交通秩序管理作為一項保民生、促穩(wěn)定的中心工作來抓,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協(xié)作,齊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確保校園周邊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給學生安全出行創(chuàng)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
2、完善安全設(shè)施,保障交通安全。結(jié)合轄區(qū)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的“八條措施”,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對轄區(qū)中小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狀況、車流量、交通設(shè)施安裝情況進行一次拉網(wǎng)式深入細致的排查,摸清轄區(qū)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實際狀況,積極向政府匯報,爭取到政府對工作的支持,由財政部門劃撥??睿?、健全、完善學校門前及周邊路段警告、限速、慢行、讓行等交通標志和人行橫道線,最大限度地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改善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通行能力。
3、強化交通宣傳,提升安全意識。一是結(jié)合“五進”宣傳和四個創(chuàng)建活動,落實有效措施,強化全社會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全民交通法律法規(guī)觀念和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guī),文明參與交通,杜絕事故傷害,做文明交通參與者。二是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學生交通安全列入學校的重要工作,制定詳細具體的工作意見,加強工作指導,確保各項加強學生交通安全的工作措施落到實處。三是加強與轄區(qū)中小學校溝通協(xié)調(diào),進一步完善學校交通安全教育措施,豐富交通安全宣傳模式,針對中小學生的喜好,因地制宜的采取適合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強化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使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經(jīng)?;⒁?guī)范化,提升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4、深化秩序整治,凈化交通環(huán)境。深化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活動,將警力最大限度的向?qū)W校周邊道路傾斜,結(jié)合實際工作,科學調(diào)整勤務(wù)模式,從嚴查處無牌無證、亂停亂放、不各行其道等交通違法行為,持續(xù)保持對學校周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嚴管高壓態(tài)勢,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凈化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環(huán)境,維護良好交通秩序,確保師生出行安全。加大對學生上、放學期間交通安全管控力度,采取安排民警維持秩序、設(shè)立助學崗的形式,加強學校門口及周邊道路巡邏,確保學生上放學交通安全。會同工商、城建等職能部門加大對占道經(jīng)營交通違法的治理,并完善長效機制,確保死灰復燃,保障學校門口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強化接送學生處理的安全監(jiān)管,加強接送學生家長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遵守交通法律法規(guī),不扎堆、不占道等候,自覺維護學校門口交通秩序,對不具備學生接送資格的車輛要堅決取締,確保學生交通安全。
5、完善督導機制,強化責任追究。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涉及到千家萬戶,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及學生交通安全工作,把其列入政府工作效能考核,以此加強對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及學生交通安全工作的督導。并應(yīng)該責任追究,對工作敷衍、措施落實不到位,工作被動,甚至發(fā)生中小學生傷亡交通事故的,進行責任倒查,堅決追究責任人的責任,以確保將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切實保障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為學生出行創(chuàng)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
以上是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介紹的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如何保障的內(nèi)容,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校園安全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網(wǎng)其他欄目內(nèi)容,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的安全。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9.13 19:59:50
2022.09.13 19:58:36
2022.09.13 19:57:24
2022.09.13 19:56:07
2022.09.13 19:54:52
2022.09.07 21: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