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與霜凍有哪些主要區(qū)別”,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入秋后,氣溫隨冷空氣的頻繁入侵而明顯降低,尤其是在晴朗無風的夜間或清晨,輻射散熱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溫度迅速下降,當植株體溫降至0℃以下時,植株體內細胞就會脫水結冰,遭受霜凍危害,下在來看看霜與霜凍有哪些主要區(qū)別吧?
溫度低于的地面和物體表面上有水汽凝結成白色結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沒結霜稱黑霜,對農作物都有凍害,稱霜凍。
霜和霜凍是秋冬季節(jié)的天氣現象。 霜是由于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輻射冷卻的影響而降溫到霜點。即氣層中地物表面溫度或地面溫度降到零度以下,所含水汽的過飽和部分在地面一些傳熱性能不好的物體上凝華成的白色冰晶。其結構松散。一般在冷季夜間到清晨的一段時間內形成。形成時多為靜風。霜在洞穴里、冰川的裂縫口和雪面上有時也會出現。 在我國四季分明的中緯度地區(qū),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節(jié),正是冬季開始前和結束后的時間,夜間的氣溫一般能降低0℃以下。在晴朗的夜間,因為無云,地面熱量散發(fā)很快,在前半夜由于地面白天儲存熱量較多,氣溫一般不易降到0℃以下。特別是到了后半夜和黎明前,地面散發(fā)的熱量已很多,而獲得大氣輻射補償的熱量很少,氣溫下降很快,當氣溫下降到0℃以下時,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附著在地面的土塊、石塊、樹葉、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體上,就凝結成了冰晶的白霜。
霜凍多在春秋轉換季節(jié),白天氣溫高于攝氏零度,夜間氣溫短時間降至零度以下的低溫危害現象。既農業(yè)氣象學中是指土壤表面或者植物株冠附近的氣溫降至零度以下而造成作物受害的現象。出現霜凍時,往往伴有白霜,也可不伴有白霜,不伴有白霜的霜凍被稱為“黑霜”或“殺霜”。晴朗無風的夜晚,因輻射冷卻形成的霜凍稱為“輻射霜凍”。冷空氣入侵形成的霜凍稱為“平流霜凍”。兩種過程綜合作用下形成的霜凍稱為“平流輻射霜凍”。無論何種霜凍出現,都會給作物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
通過佰佰安全小編的介紹,霜與霜凍有哪些主要區(qū)別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自然災害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網的其他欄目內容。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2.22 13:02:25
2022.02.22 12:59:29
2022.02.22 12:56:39
2020.08.24 12:44:40
2020.08.23 16:23:13
2020.08.22 10:45:22
12/29高科技預報地震,地震預警的秘訣是什么?
06/17冷害有哪些危害?
07/06暴雨預警信號有哪幾種?
06/21凍害有哪些特點?
01/12低溫天氣駕車該注意什么
07/19暴雨預警信號分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