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安全是很多人都關注的熱點問題,下面就請您和佰佰安全網一起了解一下關于引起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的相關知識吧。
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在排除經期之后,就要考慮可能是疾病所致,不同時期,不同體質的女性身上都會可能有類似的現象發(fā)生,搞清楚狀況,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是很重要的,那么引起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與內分泌有關的出血
1.新生兒陰道出血女性胎兒在胎盤雌激素的影響下,子宮及卵巢均受一定影響,表現為卵巢出現部分的卵泡和閉鎖卵泡;子宮內膜增生。少數女嬰出生后,由于母體供應的雌激素中斷,子宮內膜即可發(fā)生激素撤退性脫落,而出現類似月經的陰道出血,一般數天后出血自行停止,不需處理。
2.與避孕藥物有關的出血應用避孕藥物時出現的陰道出血,又稱突破性出血大多發(fā)生在漏服藥后,少數未漏服者出現陰道出血,則與激素服用量不足有關;如出血發(fā)生在月經前半期,往往是雌激素量不足,引起子宮內膜壞死、剝脫出血,予雌激素治療即可好轉。應用避孕藥引起的陰道出血多表現為不規(guī)則點滴出血。
3.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發(fā)生在或更年期。出血前期常有停經史,月經周期紊亂。出血量多時,多有貧血征象。子宮檢查無器質性變化,應考慮為無排卵性子宮出血。進一步做基礎體溫檢查、經前診斷性刮宮、激素測定等可確診;發(fā)生在中年婦女,月經周期尚有一定規(guī)律性,而經期延長,多考慮為排卵性子宮出血。進一步做基礎體溫測定、激素測定、月經第五天診刮等多可確診。
4.月經間期出血多發(fā)生在月經周期的第12~16天,歷時1~2小時或1~2天,量少,極少數達月經量。其原應多為卵泡破裂,雌激素水平暫時下降所致。
5.絕經后子宮出血近年來,由于使用雌孕激素者日漸增多,使子宮出血率有所增加。此外,一部分患者,決經后卵巢分泌雌激素量雖減少,但腎上腺分泌少量的雌激素逐漸積蓄后,也可引起子宮內膜增長而致子宮出血。
與妊娠、分娩有關的出血生育年齡婦女子宮出血常見妊娠并發(fā)癥或異常妊娠,妊娠早期出現陰道出血,應考慮流產。根據流血量,下腹疼痛程度,子宮頸口開放程度,子宮與妊娠月份符合程度,妊娠實驗及B超檢查,可確定流產類型。認生并下腹劇痛,陰道出血量雖不多但有出血征象,應考慮異位妊娠流產或破裂,應進一步做后穹隆穿刺、妊娠實驗、B超等確診;妊娠晚期出現陰道流血,應考慮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邊緣血竇破裂、輪廓胎盤、帆狀胎盤血管前置破裂,通過腹部檢查、B超、分娩后胎盤檢查多可確診;妊娠后反應重,出現陰道出血,查子宮比妊娠月份大,觸不到胎體應考慮葡萄胎,進一步做尿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測定、B超等檢查可確診;分娩引起的出血,則與宮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盤滯留,凝血機制障礙有關;產褥期的陰道出血則應考慮宮腔內有胎盤或胎膜組織殘留感染,尤應注意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感染裂開引起。宮腔內有組織殘留可通過B超診斷刮宮后病理檢查確診。子宮切口感染裂開嚴重者常需通過剖腹探察確診。
與炎癥有關的陰道出血此類出血多因女性生殖道炎癥,導致粘膜等組織潰瘍,壞死并發(fā)生出血所致。
1.外陰部出血可見于外陰潰瘍、尿道肉阜等。
2.陰道出血多見陰道炎引起,其中以老年性陰道炎及滴蟲性陰道炎多見。一般出血量少,偶見較多量的出血。
3.宮頸出血見于急、慢性宮頸炎,宮頸息肉等。
4.子宮性出血多見于急慢性子宮內膜炎,急性等。
與安放宮內節(jié)育器有關的陰道出血表現為月經量增多或不規(guī)則出血。前者出血與節(jié)育器使纖維蛋白溶酶活性增高導致纖維蛋白溶解有關;后者出血與節(jié)育器在宮內因機械壓迫使子宮內膜發(fā)生局部壞死及或表淺潰瘍有關。此類出血在安放節(jié)育器后發(fā)生。
與創(chuàng)傷有關的出血
1.外傷外陰血液循環(huán)豐富,皮膚和粘膜下組織疏松,受傷后極易引起出血和血腫。
2.性交后出血可因性交造成尿道肉阜,陰道或宮頸腫瘤、宮頸糜爛、息肉等接觸性出血引起?;蛞虺醮涡越?,處女膜破裂出血,但其出血量一般較少。若為嚴重的性交出血,多見于陰道壁或后穹隆裂傷引起。此類裂傷常發(fā)生在陰道發(fā)育不良,年齡較大婦女或產后第一次性交引起,常因陰道組織脆弱或性行為過于粗暴引起。
3.陰道靜脈曲張于妊娠或分娩時破裂,也可引起陰道出血。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引起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的內容,另外本網兩性安全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于成人性教育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哦。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3.01.29 21:06:02
2023.01.29 21:04:50
2023.01.29 21:03:29
2023.01.29 21:02:22
2023.01.29 21:01:16
2023.01.29 19: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