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便秘怎么辦,飲食習慣要矯正”,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嬰幼兒出現便秘是很多媽媽們會遇到的問題,由于是小嬰兒,所以治療過程中兒盡量不要使用藥物,所以怎么治療嬰幼兒便秘成為了媽媽們頭疼的問題。那么嬰幼兒便秘怎么辦,飲食習慣要矯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嬰幼兒便秘的原因
1.飲食不到位
日常孩子吃的東西少,食物消化后液體食物留下的殘渣會比較少,導致大便減少、變得更加稠密。如果奶汁中含糖量達不到要求,孩子腸道蠕動不強,大便也會干燥。此外,長期飲食不夠量孩子會營養(yǎng)不良,腹部肌肉和腸道肌肉的張力會降低甚至出現萎縮,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加重孩子的便秘癥狀。
2.食物成分不當
大便的干硬、稀稠等情況和食物的成分有很大的關系。如果食物中食物蛋白質含量很多,但是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那么發(fā)酵就會不夠,大便不僅會干燥而且會呈堿性。相反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入大量的話,糞便就會呈酸性,水分含量會增多,并且質地比較軟,而且孩子大便的次數也會比較多。
如果給孩子吃的食物中,鈣化酪蛋白的含量比較多的話,那么就會有很多不能夠被消化溶解的鈣皂混在大便之中。如此一來,孩子不僅大便數量會增多而且得便秘的幾率會比較大。倘若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那么孩子會比較容易拉出糞便而且糞便質地比較軟比較潮濕。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面粉類食物如饅頭,這類食物比大米等谷物更容易造成便秘。通常小孩子比起蔬菜更加熱愛肉食,蔬菜攝入不足會減少纖維素的增加,同樣會引發(fā)便秘。
3.腸道功能異常
孩子喂養(yǎng)、作息沒有規(guī)律,沒有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就會經常發(fā)生便秘。經常用瀉劑、灌腸,缺乏運動,或者患有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呆小病、先天性肌無力等慢性病,都會因為腸道肌肉缺乏力量、功能不正常而造成便秘。
4.體格與身體異常
例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的巨結腸等都會引起嬰兒便秘,需要給孩子進行肛門、下部脊柱和會陰部的檢查。如果孩子出生后就患有便秘,則可能和家族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
如果孩子的精神受到了外界刺激,或者在與原先不同的環(huán)境生活,生活習慣與之前也不同,那么孩子在短時間內會便秘。
嬰幼兒便秘怎么辦
1、矯正嬰兒的飲食
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由于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體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癥狀出現。對于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癥狀隨即緩解;若是奶粉喂養(yǎng)的嬰兒更易發(fā)生便秘,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堅硬。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增加糖量。不滿3 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對于4 5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卷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
2、訓練寶寶排便的習慣
嬰兒從3 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其定時排便。因進食后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后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開塞露通便
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采用開塞露通便。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后,父母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子里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效果很好,但此方法不宜常用。
4、切忌濫用中藥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可以適當應用,但是藥物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尤其注意切忌濫用導瀉藥,常服這類藥,會使腸壁活動依賴于藥物,導致功能失調,便秘反而會更加嚴重。
5、按摩
適當地按摩寶寶肛門口,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寶寶排便。
嬰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爸爸媽媽們不用過于擔心,只要正確地對待,掌握好治療嬰兒便秘的方法,便可以快速有效地解決嬰兒便秘怎么辦的問題。
以上就是嬰幼兒便秘怎么辦的內容介紹,如果你對寶寶便秘怎么改善等有關嬰幼兒疾病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嬰幼兒便秘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1.04.14 08:33:34
2021.02.26 12:47:37
2021.02.20 10:51:53
2021.02.20 10:38:23
2021.01.31 10:47:39
2021.01.08 11: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