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即將到來,相信很多人都準備和好親朋好友一起放開胃口,大餐一頓了,佰佰安全網提醒,十一縱享美食時,一定要預防病從口入,有了好身體,才能更開心的過假期,因此,以下食品衛(wèi)生安全常識大家過節(jié)時一定要了解。
十一假期將至,相信大家免不了要走親訪友,無論你是在家自己動手,還是外出在飯館就餐,需要時刻注意食品安全的問題,謹記食品衛(wèi)生安全常識,以防病從口入,這樣才能在假期里玩的開心愉快。
十一過節(jié)要注意哪些食品衛(wèi)生安全常識?
一是要注意在食物的品質方面,要注意選擇新鮮、無變質、無過期的食物,最好也不要食用剩飯剩菜。
二是要注意對于在高檔場所和飯店飲食時,盡量不要食用生的肉類和帶血食物,比如生魚片、生牛肉片、生蝦肉、烏龜酒、雞血酒等,這些食物中可能會攜帶未殺死的病原體,如致病菌和寄生蟲等。
三是要注意有些食物是有毒的,比如未煮熟的各種豆角、綠色和帶牙的土豆、新鮮的黃花菜、毒蘑菇、過量添加亞硝酸鹽的熟肉制品等。
四是要注意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發(fā)生。首先是要注意預防亞硝酸鹽中毒,近年來,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人數逐漸增多。亞硝酸鹽為絕大多熟肉制品的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允許限量添加的,對肉制品有防腐和護色作用,但有些廠家和作坊未能嚴格按照要求限量添加,致使殘留量超過國家食品安全限量要求,導致食物中毒的發(fā)生。其次是注意毒蘑菇中毒。毒蘑菇中毒也是經常發(fā)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起病急,癥狀嚴重,甚至死亡。所以,對于來路不明的、沒有吃過的蘑菇最好不要食用,尤其是自采、他人采集的新鮮、鮮艷、未見過和未食用過的蘑菇。
五是要了解和注意食物中毒一般的癥狀和表現。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一般都包括的腸道癥狀、神經中毒的癥狀和一般癥狀。
腸道癥狀一般都包括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不思飲食、食欲差等;
神經中毒癥狀包括頭暈、頭痛、意識差、意識模糊、精神錯亂、抽搐、痙攣、乏力、肌肉震顫、昏迷、嗜睡等;
一般癥狀包括發(fā)熱、無力、不思飲食、多汗、流淚、呼吸困難、皮膚潮紅、發(fā)紫、心慌、胸悶、休克等。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特點是都有飲食史,發(fā)病比較突然,一般距食物攝入短至幾分鐘、1-2小時、或幾個小時。食物來源可能是畜(chu)禽肉制品、蘑菇、蔬菜等,蔬菜一般與禁忌農藥施用,或過量農藥施用有關。
佰佰提醒,發(fā)生或懷疑食物中毒后,盡量不要耽擱時間,應立即前往醫(yī)院進行診治,以防加重病情,造成更嚴重的后果。更多十一期間食品衛(wèi)生安全科普常識、安全話題盡在本安全網站。
責任編輯:胡玲玲
10/27行程碼的工作原理、打開方式以及它和健康碼的區(qū)別有哪些,來一起了解下
07/17如何安全避孕?
06/03個人身份證信息泄露會帶來哪些危害?
04/10網絡安全防范措施與應用
04/18物業(y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06/26學校安全教育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