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是否認定欺詐、商品品牌知名與否等因素都會影響法院對虛假包裝構成欺詐的認定。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虛假包裝欺詐怎樣處罰。
我國法律并未定義虛假包裝欺詐,實務上認為虛假包裝意味著包裝呈現(xiàn)的內(nèi)容不實,意圖使信息接受者產(chǎn)生錯誤認識。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虛假包裝欺詐怎樣處罰。
行政處罰是否認定欺詐、爭議商品數(shù)額的大小、商品品牌知名與否等因素都會影響法院對虛假包裝構成欺詐的認定。綜合判例和學說可知,在將虛假包裝認定為欺詐時,應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為標準;行政處罰決定僅具有證據(jù)效力;消費者錯誤意思表示的認定應采客觀性標準;同時應考慮大額商品購買中消費者的謹慎義務;因果關系的判斷中應以商品主要功能的虛假包裝與消費者錯誤意思表示的關聯(lián)為評價標準;將知名商品的品牌效應納入經(jīng)營者欺詐故意和因果關系要件的判斷,以綜合考慮虛假包裝認定欺詐的各種因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⑴原第49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新《消法》第55條第1款保留了該條款并提高了賠償額度,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如果您還想了解商品包裝欺詐行為有哪些,可以登錄佰佰安全網(wǎng)查看更多,海量商業(yè)欺詐安全小知識供大家查閱,希望大家認真閱讀拒絕過度包裝。
責任編輯:何顯搶
2022.11.23 18:18:22
2022.11.23 18:17:22
2022.11.23 18:16:11
2022.11.23 18:15:00
2018.07.23 17:54:34
2018.07.23 04: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