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開始于智利、巴西等國家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地區(qū)迅速傳播、蔓延,目前已經有35個國家和地區(qū)有本地感染病例報告。隨著我國出現(xiàn)輸入性病例,各省衛(wèi)計委開始著手防治工作。那么,到底該怎樣防治呢?下面佰佰安全網小編就來給您介紹相關的寨卡病毒知識。
寨卡病毒也稱為zika病毒,最早是在非洲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主要在巴西地區(qū)蔓延。目前為止,亞洲、非洲、美洲的45個國家都出現(xiàn)了感染寨卡病毒的案例。
寨卡病毒的潛伏期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有較權威的資料顯示為3-12天。臨床表現(xiàn)有發(fā)熱,一般為低熱,高熱較少;關節(jié)疼痛,例如腕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等;出現(xiàn)斑丘疹,就是在丘疹周圍伴有發(fā)紅的底盤;結膜炎,非化膿性結膜炎。有的還會有頭痛、惡心、嘔吐、腹瀉、肌肉痛、皮膚瘙癢等癥狀。
感染了寨卡病毒的嬰兒會患上小頭癥:患兒的頭顱會比正常嬰兒的頭顱小,腦神經失調,生活不能自理。如果孕婦感染了寨卡病毒,那么產下的嬰兒也很有可能感染寨卡病毒。所以寨卡病毒很有可能會影響新生兒的生活,或者留下后遺癥。
(1)蚊媒傳播為寨卡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過叮咬的方式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2)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母嬰傳播:曾自孕婦胎盤中檢測出寨卡病毒,提示寨卡病毒可通過胎盤由母親傳染給胎兒。此外,有寨卡病毒血癥的孕婦,可能會在分娩過程中將寨卡病毒傳播給新生兒。在乳汁中曾檢測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無寨卡病毒通過哺乳感染新生兒的報道。
(3) 血液傳播和性傳播:寨卡病毒有可能通過輸血或性接觸進行傳播。
所以我們要預防自己或身邊的親人感染上寨卡病毒就必須要做好一切的防蚊措施。我國與傳播寨卡病毒有關的伊蚊種類主要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廣東雷州半島以及云南省的西雙版納州、德宏州、臨滄市等地區(qū);白紋伊蚊則廣泛分布于我國河北、山西、陜西以南的廣大區(qū)域,所以,如果不做好防蚊措施,一旦我們身邊有輸入性寨卡病毒患者,我們就有很大可能被感染。
寨卡病毒目前沒有特異性治療方法,對癥退熱治療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目前寨卡病毒的疫苗還沒有研制出來,科學家科賓杰表示,到今年10月份疫苗將能上市,具體影響要進一步觀察。
從上述內容可知,寨卡病毒的發(fā)病癥狀是比較輕的,現(xiàn)在也沒有可以快速而且行之有效的寨卡病毒病診斷方法,所以我們能做的最好辦法就是時時刻刻做好個人防蚊措施。
1.做好防蚊滅蚊措施
寨卡病毒主要是通過伊蚊傳播,我國的廣東省、海南省、河北省等許多省市地區(qū)都有伊蚊的存在,所以需要做好預防措施??梢允褂抿屛脛?,在蚊帳內睡覺,盡量避免野外露營,保持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不給伊蚊創(chuàng)造滋生的環(huán)境。
2.避免去往疫情爆發(fā)區(qū)
避免去往巴西、委內瑞拉、墨西哥、哥倫比亞等重災區(qū),尤其是孕婦,以免讓胎兒感染寨卡病毒。從這些地區(qū)回國的人群也應該重點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控制。
3.提高自身免疫力
由于寨卡病毒之前沒有傳染到中國,所以國人對此并沒有免疫力。因此只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降低感染寨卡病毒的幾率。
4.感染后需要對癥治療
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能癥狀沒有特別明顯,但也需要對癥治療。注意休息,多喝水,并減少體力勞動。一般一個星期之內能夠痊愈。
溫馨提示如您近期從這些地區(qū)歸來,為保障您自己和親人健康,預防病毒在內地傳播,請各位僑胞在離開流行地區(qū)14天內,請做好自身健康管理,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尤其是仍須繼續(xù)使用防蚊劑,防止蚊蟲叮咬。更多疫情災害知識盡在本網站。
責任編輯: 朱文鵬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