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寶寶都有揉眼睛的習慣,當家長看到之后就會認為,其實這是由于寶寶發(fā)出了犯困的信號,應(yīng)該及時去哄寶寶睡覺。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有些時候?qū)殞毴嘌劬Σ⒉皇且患∈拢议L要重視起來。
相信大家都知道眼睛是屬于心靈的窗戶,如果可以擁有明亮又有神氣的眼睛,瞬間就會讓形象提高很多,因此保護眼睛是很重要的事情。如今很多父母看到寶寶又揉眼睛的習慣后,雖然會去制止,但并沒有過多的放在心上,真的一點都不嚴重嗎?
1、犯困
犯困的確是寶寶常揉眼睛的一大原因。很多寶寶在犯困時,總會做出揉眼睛這個動作,不過不會很頻繁,并且還伴有打哈欠等其它犯困表現(xiàn),醒來后這一動作會自動消失。
2、眼疾
寶寶天性好動,又不懂得保護自己,再加上他們抵抗力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因此,很容易接觸到細菌或被感染。如果寶寶很喜歡揉眼睛,不排除眼部感染或有炎癥的可能,因為會癢,所以才會不停的去揉眼睛。另外,你還可以通過這個現(xiàn)象來判斷寶寶是否得了眼疾:當眼部存在炎癥時,眼白部分會呈現(xiàn)粉紅色,分泌物也會增多。這種情況,要考慮帶寶寶上醫(yī)院。
3、近視
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喜歡丟給寶寶一部手機或pad讓他們自己去玩,從而加劇了寶寶患上近視的可能。當寶寶因為出現(xiàn)早期近視而看不清遠處物體時,他們往往會下意識的去揉眼睛,這個動作可以讓他們更好的去看清楚物體。你也可以注意寶寶平時的用眼行為,是不是喜歡把玩具靠近眼前,是不是總想靠近電視,如果出現(xiàn)這種問題,就需要帶寶寶去檢查視力了。
4、有異物
當有灰塵或細小的微粒掉入寶寶眼睛時,他也會不停的去揉眼睛,因為異物進入眼睛后,會產(chǎn)生不適感。媽媽可以先將手洗凈,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寶寶的上眼皮,向前提起,然后向?qū)殞氀蹆?nèi)輕吹,刺激眼睛分泌淚水,將異物沖出,注意幫寶寶做好眼部衛(wèi)生。
孩子眼睛癢老揉眼睛,可能是因為換季的原因引起眼睛過敏性結(jié)膜炎,尤其是北方的天氣比較干燥,而且風沙也比較大,加上小孩的抵抗力比較差,就更容易患結(jié)膜炎。一般患了過敏性結(jié)膜炎,治療的過程可以為急發(fā)期和緩解期兩類,具體如何治療如何用藥,要謹遵醫(yī)囑,家長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加重病情。
孩子眼睛癢老揉眼睛,還可能是外界異物對眼睛的刺激造成的。比如毛發(fā)、感冒、灰塵以及藥物等,都會引起眼睛出現(xiàn)異常。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孩子的用眼衛(wèi)生,要讓其知道不要使眼睛一直處于疲勞狀態(tài)。而且還要注意清潔眼睛,避免眼屎等污物沉積在眼角,這樣容易引起炎癥。
一般情況下,小孩在困乏或者是眼睛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就會習慣性用手揉眼睛。但是,手指上難免粘附一些細菌,在揉眼睛的時候就會不小心把細菌沾到眼皮里。雖然眼睛也會分出泌眼淚對細菌進行沖洗,而且眼淚里的化學物質(zhì)也具有清理細菌的作用。但是,如果細菌太多,就會引起紅眼病等,就會讓孩子反復揉眼睛。
1、眼部濕疹
孩子經(jīng)常揉眼睛,眼淚和手上的細菌沾染皮膚便會導致面部濕疹,尤其是眼睛附近的部位更是容易出現(xiàn)濕疹,因此媽媽們要及時制止孩子揉眼睛的行為。
2、視網(wǎng)膜受損
如果孩子經(jīng)常揉眼睛可能會導致眼部受損,眼睛中的細菌還會入侵孩子的視網(wǎng)膜和眼球,導致孩子的視力受到影響,更有甚者會導致失明,所以父母要制止孩子們?nèi)嘌劬Φ奈鞴?,避免他們的眼睛被細菌侵害?
3、鼻淚管堵塞
在鼻子與眼睛之間有一根管道連接,這是可以讓眼淚流到鼻腔中去的部位,被稱之為鼻淚管。如果孩子經(jīng)常揉眼睛,就容易導致鼻淚管堵塞,主要癥狀為眼睛總是流眼淚,并且還有很多眼屎,孩子們?nèi)滩蛔∮檬秩先ト唷S錾线@種情況父母最好帶孩子去醫(yī)院看看,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1、正確坐姿
不正確的坐姿很容易造成孩子近視,因此,家長在平時要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坐姿習慣,這不僅是為了保護眼睛,同時也促進脊椎發(fā)育。
2、多讓孩子去看大自然
平時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看看,接觸大自然,這樣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這樣對孩子身心成長也有利。
3、保證孩子睡眠充足
家長平時要多讓孩子休息,不要總是讓孩子熬夜,這樣可以讓孩子眼睛好好休息,避免眼部患上疾病。因此,家長要保證孩子每天8小時睡眠時間,不可以熬夜。
4、減少孩子玩手機時間
現(xiàn)在很多孩子近視就是因為玩電子產(chǎn)品時間太長,因此,家長要減少寶寶玩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每隔半小時就要休息一會,每天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不能超過3小時。
5、養(yǎng)成好的衛(wèi)生習慣
眼睛很脆弱,如果護理不好,很容易滋生細菌,影響孩子視力。因此,家長在平時,要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衛(wèi)生習慣,每天定時清洗眼睛,手部衛(wèi)生也要做好,以免造成感染。
責任編輯: 李超群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