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當發(fā)生水災的時候,如果沒有及時自救的情況下,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甚至還有可能丟失生命。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掌握一些逃生技巧,讓自己能夠輕松獲救。
現如今很多地方頻繁都有出現水災報警的現象,碰到危險之后,需要及時采取正確的行動。畢竟水災還是挺嚴重的,對各個方面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及時自救,甚至還會造成生命危險,平常還是要了解一些自救常識。
1、沿河居住或洪水多發(fā)區(qū)內的居民,平時應盡可能多的了解洪水災害防御的基本知識,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領。
2、汛期,多聽多看天氣預報,留心、注意險情可能發(fā)生的前兆,動員家人隨時做好安全轉移的思想準備。
3、要觀察、熟悉周圍環(huán)境,預先設定緊急情況下躲險避險的安全路線和地點。
4、一旦發(fā)現情況危急,及時向主管人員和鄰里報警,先將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貴重物品轉移到安全處。
5、防汛主管部門統(tǒng)一調度時,要服從指令,不得擅自個人行動。
6、積極參加災險投保,盡量減少災害損失,提高災后恢復能力。
7、被洪水圍困時,無論是孤身一人還是聚集人群,突遇洪水圍困于基礎較牢固的高崗臺地或磚混、框架結構的住宅樓時,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圍。如遭遇洪水圍困于低洼處的岸邊、干坎或木、土結構的住房時,有通訊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尋求救援;無通信條件的,可制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fā)出緊急求助信號,求得盡早解救;情況危急時,可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等,主動采取自救措施。
1、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如結實的樓房頂、大樹上)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為防止洪水涌入屋內,首先要堵住大門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滿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么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資料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3、如果洪水不斷不漲,應在樓上儲備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門板等,都可用來制作木筏。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資料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福收集食品、發(fā)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旗幟、鮮艷的床單)、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在離開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較多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點等,并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
6、在離開家門之前,還要把煤氣閥、電源總開關等關掉,時間允許的話,將貴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樓上的柜子里。出門時最好把房門關好,以免家產隨水漂流掉。
1、當洪水來臨的時候,你一定要聽從大人的安排,千萬不可隨意下水游動。無論你遇到何種情形,都不要慌,要學會發(fā)出求救信號,如晃動衣服或樹枝,大聲呼救等。
2、生活江河邊和海邊的人群要懂自我防護,聽從家長或學校的組織與安排,進行必要的防洪準備,或是撤退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如防洪大壩上或是當地地勢較高的地區(qū)。
3、來不及撤退者,盡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沖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門檻的縫隙,減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頂避水。房屋不夠堅固的,要自制木(竹)筏逃生,或是攀上大樹避難。離開房屋前,盡量帶上一些食品和衣物。
4、被水沖走或落入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鎮(zhèn)定,盡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如果離岸較遠,周圍又沒有其他人或船舶,就不要盲目游動,以免體力消耗殆盡。
1、在平原遇洪水,要向山崗、樓房等高層建筑處轉移。如洪水來勢很猛,就近無高地及樓房可避,也應就近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有船則更好。必要時爬上高樹也可暫避。如若水繼續(xù)上漲,估計所待之處已不安全,要迅速找一些木板桌椅等有浮力的物品扎成筏,準備逃生,無繩子可用布條,但要扎緊,到房已沒頂時上筏。
2、不要爬到泥坯墻的屋頂,這些房屋水浸后很快會塌。平原洪水一般能較快的得到救助,只要渡過緊急時刻就易獲救。
3、旅游中山洪瀑發(fā),危險性大,如1999年7月27日瑞士一旅行團遇山洪爆發(fā)死亡19人,2人失蹤。其擺脫就較復雜。要注意以下幾點:
旅游前要了解目的地及經過路段是否經常有山洪或泥石流爆發(fā),要避開這些地區(qū)。山洪和泥石流的發(fā)生通常有一定季節(jié)特征,在多發(fā)季節(jié)內不到這些地區(qū)旅游。
在不熟悉的山區(qū)旅行,要有向導,避開一些地質不穩(wěn)定地區(qū)。
要注意天氣預報,凡有暴雨或山洪爆發(fā)之可能,就不能貿然成行,
如在山澗行走遇到洪水暴澆可向高處找路返回。
山洪瀑發(fā),常有行洪道,要向其兩側避開。
在山間如因洪水將橋梁沖垮,無法地河,而又必須向對岸目的地進發(fā)時,可沿山澗行走找河岸較直、水流不急的河段試行過河,一般說河面寬、水淺處其流速自然慢,是過河的好地方。會游泳者可游泳過河,一般斜著向上流方向游,避免水流沖向岸上。當估計無力游到岸可試行涉水過河。
一般先由會游泳者腰上系一安全繩,另一端扎在岸邊大樹或巖石上,并由旅伴抓住,下水探河水深度,河床是否結實。試探可以涉水時,游到對岸,將繩扎牢在樹上等處,其他人再行涉水,抓住繩子,比較安全。
責任編輯: 李超群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