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的幾種原因
1、寶寶是否餓了?哭聲短而有力,比較有規(guī)律,漸漸急促。3—4個小時需要喂奶一次,間隔時間不能太久;經(jīng)常性1—2小時就哭鬧,有可能是一次性奶量不夠。
2、檢查尿布是否濕了?紙尿褲太沉,寶寶會很不舒服的。如果有紅屁股的現(xiàn)象,抹點護臀霜;揾褲如果濕了,一定要及時更換。
3、檢查寶寶身上是否有異樣。寶寶是不是出疹子了?打預(yù)防針的地方是不是有紅腫現(xiàn)象?有沒有被蚊蟲叮咬。
4、情緒宣泄的一種方式。幾聲緩慢而拖長的哭聲打頭陣,聲音較低發(fā)自喉嚨。經(jīng)常陪寶寶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一般情況下,抱起來就沒事了。
5、檢查寶寶鼻子是否通暢?寶寶鼻子容易堵塞,需要經(jīng)常清理,可以借助小工具,比如小棉簽,吸鼻器等;用工具時一定不能太深入,避免弄傷寶寶。
寶寶哭鬧不止應(yīng)先找找原因
寶寶哭鬧通常是因為餓了、困了或想讓媽媽抱抱了,如果是因為這些,那好好哄哄他、照顧好他,他自己就不哭了。
寶寶熱不熱?
寶寶覺得熱的時候會用哭向你訴苦,這時可以先摸摸他的后背有沒有出汗,如果汗很多,就給他換件涼快的衣服,或者把室內(nèi)溫度調(diào)節(jié)到讓他舒適的程度,這樣他自己就不哭了。
寶寶渴不渴?
口渴到一定程度,寶寶會拒絕吃奶,甚至哭鬧起來。這時候給他喂一些白水或淡果汁試試,沒準(zhǔn)他就不哭了。
尿布干凈嗎?
寶寶喝完奶或水以后,排尿會比較頻繁,所以你要及時檢查寶寶的尿布是否干凈,被尿液或便便漚著,誰也不會高興。
寶寶是不是寂寞?
換個角度抱寶寶試試,或者干脆抱他到戶外溜達溜達。一天到晚,眼睛只盯著天花板的日子實在讓人寂寞。還有的寶寶,一坐到車上或者有輕微的搖晃就不會哭了。
包裹:胎兒在媽媽的子宮里是被緊緊包裹著的。專家認為,“襁褓法”可以讓寶寶感覺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宮,獲得被保護的安全感。具體方法是:使用長寬均為1.5米的包布將寶寶包裹好,在不妨礙寶寶正常呼吸的前提下,盡量裹得緊些。
側(cè)抱:家長常常采用讓嬰兒平臥在懷里的姿勢抱孩子,但事實上這樣往往無助于安撫寶寶。美國專家認為,剛剛降生的嬰兒事實上還沒有準(zhǔn)備好迎接新的環(huán)境,對他們來說,從子宮的溫暖環(huán)境里出來就類似于讓普通人類從樹上掉下來,刺激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莫洛反射”,表現(xiàn)為哭鬧不停。而把嬰兒豎直抱起或側(cè)抱則會關(guān)閉這一反射,讓寶寶盡快安靜下來。
聲音:其實胎兒在母體中的環(huán)境并不是非常安靜的,包括母親血管流動的“刷刷”聲、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腸胃蠕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新生寶寶耳膜較厚,對于成年人來說有點響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可能剛好合適。家長可以為寶寶營造這種類似的聲音環(huán)境,使用吹風(fēng)機、吸塵器、收音機、烘干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對著寶寶的耳朵“噓”聲也讓寶寶很受用,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
嬰兒哭鬧是嬰兒和家人交流的主要方式。嬰兒哭鬧好嗎?從某種角度分析,嬰兒哭鬧時一種健康表現(xiàn),那是嬰兒告訴媽媽,他需要你。如果做媽媽的能讀懂嬰兒的哭鬧、姿勢和平常的行為,那么媽媽和嬰兒的關(guān)系一定會更加親密。在嬰兒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應(yīng)該學(xué)著傾聽嬰兒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傾聽就是媽媽要集中注意力,用觀察的心態(tài)去傾聽,而不是以焦急憂慮的心態(tài)對待嬰兒。
嬰兒哭鬧好嗎?嬰兒啼哭時,閉眼張嘴、雙臂伸屈,兩腿亂蹬,是一種良好的健身運動,不僅鍛煉了神經(jīng)肌肉的功能,而且增加肺的擴張,加大了肺活量,有利于氣體交換;同時,加速了血液循環(huán),增強新陳代謝。另外,嬰兒哭鬧一般是由于饑餓、口渴、疾病、尿濕等到原因造成,因而媽媽應(yīng)根據(jù)具體情況,查明原因,及時解決,這對嬰兒的發(fā)育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第1個晚上
即在原來固定的喂奶時間喂過嬰兒后,在他還醒著的時候就放在床上,讓其自行安睡。在半夜,必須聽到他的哭聲后才走到他的床邊,先檢查尿布,但不要把他抱起來,只輕輕拍拍他或和他小聲說話。如此過10~20分鐘后,若仍不入睡,再把他抱起來。此時盡量拖延至20分鐘后才喂他開水。記住,不要先喂奶。喂完水后讓他安睡。如果他還是不睡,這時再讓他吃奶。
第2個晚上
固定喂奶時間,應(yīng)比第1個晚上晚30多分鐘。嬰兒如果半夜醒來,處理方法同前一晚上,采用拖延戰(zhàn)術(shù),但要比頭一晚多拖延5~10分鐘才把他抱起來,如果哭得很兇,也比頭晚多拖15分鐘再喂水。
第3個晚上
繼續(xù)這么做,但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應(yīng)試著再多拖延10~20分鐘。
第4個晚上
嬰兒哭鬧=渴望與你交流
哭,是嬰兒與世界交流最重要的機制,也是嬰兒表達自己需要最有效的方式,在某些時期也是唯一的方式。設(shè)想一下,如果你老了,病了,餓了,或者感到很孤獨,很難過,躺在床上,甚至不會說話了,你哭了,你的親人不過來安慰,也不撫摸,你會怎么樣?
也許孩子是不哭了,但是,他/她已經(jīng)開始變得孤獨絕望了……
在寶寶出生后的幾個月,爸爸媽媽需要與寶寶建立關(guān)系。寶寶的哭鬧就是一種與你交流的方式,如果這個時候得到你的回應(yīng),他/她的情緒會調(diào)動起來,積極探索外界并且與人互動。
有一個電影叫《凱文怎么了》,電影講的就是美國媽媽由于沒有做好當(dāng)媽媽的準(zhǔn)備而對新生的兒子不聞不問,隨他哭且自己也不抱孩子。最終孩子長大后對媽媽有很強的距離感,甚至產(chǎn)生了對媽媽的報復(fù)心理??赡茈娪袄锩娴睦佑悬c極端,但是從側(cè)面可以看到寶寶哭鬧要抱抱的重要性,絕對引起父母深思。
夜啼就是指寶寶夜間突然哭鬧不止,持續(xù)半小時以上,或者時哭時止,多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時間久了,不僅影響寶寶健康,還會影響家人的正常休息。
1、家長在睡前哄哄寶寶,但拍的時間不要太長,在寶寶睡著之前離開,讓寶寶自己睡著。不要大人抱著睡著。
2、白天要有一定長的時間和寶寶親密得玩,讓他/她意識到爸爸媽媽很愛她,會給他充足的關(guān)愛。
3、和寶寶玩捉迷藏,讓他意識到即便他看不到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其實也在他周圍。
4、經(jīng)常帶到外邊看看,不要天天悶在家里,只熟悉家里環(huán)境。
5、做個細心媽媽,很多疾病,譬如感冒及各種急性傳染性疾病的患病期間,寶寶都會在睡后哭鬧。此外,寶寶鼻塞、扁桃腺發(fā)炎等,也常常因難受而在睡中哭鬧。寶寶還容易出現(xiàn)腸套疊、疝氣,這也可能是引起寶寶啼哭的疾病。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yīng)及時就醫(yī)。
寶寶出現(xiàn)驚跳反射的原因、應(yīng)對方法,孕媽媽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