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殺螟桿菌粉劑(每克含活孢子100億左右)、青蟲菌粉(每克含活孢子48億以上),稀釋400--500倍噴霧,對3齡以前煙青蟲效果較好;或用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噴霧。
2、化學防治:在3齡前進行防治,用苯甲酰脲類有利于保護天敵。20%除蟲脲(滅幼脲一號)懸浮劑每畝10ml;25%滅幼脲(滅幼脲三號)每畝25-30克,常量噴霧加水75公斤,彌霧機加水12.5公斤。也可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0-1500倍;80%敵敵畏乳油2000-3000倍;50%馬拉硫磷或48%毒死蜱乳油或20%滅多威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10%溴蟲腈(除盡)乳油1000-1500倍;15%茚蟲威懸浮劑3500倍液;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劑2500倍液;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0倍液等。
1、利用天敵
利用天敵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應用最為普遍。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這種抑制作用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反饋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這一生態(tài)學現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種群之間的平衡關系。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可分為三類:
①捕食性生物,包括草蛉、瓢蟲、步行蟲、畸螯螨、鈍綏螨、蜘蛛、蛙、蟾蜍、食蚊魚、叉尾魚以及許多食蟲益鳥等
②寄生性生物,包括寄生蜂、寄生蠅等
③病原微生物,包括蘇蕓金桿菌、白僵菌等。在中國,利用大紅瓢蟲防治柑桔吹綿蚧,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蟲和玉米螟,利用金小蜂防治越冬紅鈴蟲,利用赤小蜂防治蔗螟等都獲得成功。
2、抗性作物
即選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種防治病蟲害,如選育抗馬鈴薯晚疫病的馬鈴薯品種、抗花葉病的甘蔗品種,抗鐮刀菌枯萎病的亞麻品種、抗麥桿蠅的小麥品種,都已經取得成果。作物的抗蟲性表現為忍耐性、抗生性和無嗜愛性。忍耐性是作物雖受有害生物侵襲,仍能保持正常產量;抗生性是作物能對有害生物的生長發(fā)育或生理機能產生影響,抑制它們的生活力和發(fā)育速度,使雌性成蟲的生殖能力減退;無嗜愛性是作物對有害生物不具有吸引能力。
1、捕殺幼蟲。在幼蟲危害期,于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到煙田檢查心葉及嫩葉,在新鮮蟲孔或蟲糞附近找出幼蟲并殺死。
2、誘捕成蟲。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和趨化性,在成蟲盛發(fā)期可采用楊樹枝把、黑光燈、高壓汞燈或性誘劑進行大面積統(tǒng)一誘殺。
楊樹枝把的設置方法:取10~15枝兩年生半枯萎楊樹枝(長約60~70cm)捆成一束,豎立在田間地頭,高出煙株15~30cm,用量為7~10把/667m2,每天日出前用網袋套住枝把捕捉成蟲。楊樹枝把每周需換1次,以保持較強的誘蟲效果。 性誘劑誘捕器的設置方法:取直徑30~40cm的水盆,盆中裝滿水并加少許洗衣粉,盆中央用鐵絲串掛性誘芯,誘芯距水面1~2cm,誘芯凹面朝下,將制成的誘捕器置于用木棍做成的簡易三角架上,然后放在煙株行間,略高于煙株。誘芯每20天更換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