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應(yīng)報告比例已連續(xù)4年小幅升高。專家提醒,老年人不良反應(yīng)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藥,老年人用藥不能完全按“成人量”,要盡量“摳”一點。那么,老人用藥安全知識有哪些呢?
老年人生病是正常的事情,很多的老年人生病自然免不了要吃藥,老年人吃藥要注意控制數(shù)量,盡量的比成人數(shù)量少一點,有助于疾病的恢復(fù)。那么,老人用藥安全知識有哪些呢?小編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 掌握最佳用藥量
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yīng)減少成人用量的1%;60歲以上用成人劑量的1/3;70歲用1/4;80歲用1/5。
二、 老人不適用的藥物
老人應(yīng)慎用麻黃、甘草和大黃。麻黃有中樞和交感興奮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壓升高、心絞痛,男性老人還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壓升高、浮腫、血清鉀降低等,而加劇高血壓癥狀。高血壓時,服用利尿劑可使血清鉀降低,與甘草方劑并用時要注意。要減少大黃的使用率,一旦使用,應(yīng)從小量開始,否則可引起腹瀉和腹痛。
三、 用藥五先五后
1.先取食療,而后用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一舉雙得。例如喝姜片紅糖水可治療風寒性感冒。食療后仍不見效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后選擇用藥物治療。
2.先用中藥,后用西藥。中藥多屬于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藥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
3.先以外用,后用內(nèi)服。為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等可先用外敷藥解毒、消腫,最好不用內(nèi)服消炎藥。
4.先用內(nèi)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針劑,以為用注射劑病好得快,其實不然。藥劑通過血流向全身,最后進入心臟,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nèi)服藥使疾病緩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劑。
5.先用成藥,后用新藥。近年來,新藥、特藥不斷涌現(xiàn),一般地說它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療效,但由于應(yīng)用時間較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被人們認識,經(jīng)不起時間考驗而最終被淘汰的新藥屢見不鮮。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藥,確實需要使用新、特藥時,也要慎重,特別是對進口藥物尤其要慎重。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對老人用藥安全知識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老人不良用藥習慣有哪些以及其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識還請多關(guān)注佰佰安全網(wǎng)生活安全知識庫,有你想要的一切。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1.01.31 11:23:50
2021.01.08 22:19:40
2021.01.08 19:16:57
2021.01.08 00:21:44
2021.01.04 10:09:16
2020.11.23 09:07:49
07/17服用性藥時該注意什么?
07/17如何安全避孕?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4/10網(wǎng)絡(luò)安全防范措施與應(yīng)用
04/18物業(y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