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流通過程中,除自然磨損外,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破壞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么哪些損毀人民幣行為違法?
2017年3月23日,據(jù)網(wǎng)友爆料:濟南洪家樓國美店長因員工沒有完成任務(wù),強迫員工自掏100元在晚檢現(xiàn)場當場撕掉。短短兩個小時內(nèi),該視頻已被轉(zhuǎn)發(fā)了幾十次。不少人都提出疑問,難道撕毀人民幣不屬于違法嗎?隨即濟南公安以故意毀損人民幣為由對濟南洪家樓國美店長處以警告并罰款1000元。那么具體哪些損毀人民幣行為違法?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將下列損毀人民幣行為列為違法行為:
一、故意損毀人民幣行為。如將完整人民幣故意剪成數(shù)段;在人民幣紙幣上亂寫亂畫;用人民幣制作工藝品和熔煉硬幣等。
二、未經(jīng)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宣傳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如模仿人民幣圖樣或式樣印制廣告宣傳品、偽造、變造或印制完整的人民幣圖樣或人民幣縮印卡,用復(fù)印機復(fù)印人民幣等行為。
三、制作、仿制、買賣人民幣圖樣。制作人民幣圖樣指采取類似人民幣所用的材料、油墨等按人民幣印制的一般程序,制作、生產(chǎn)人民幣圖樣。仿制人民幣指按人民幣圖樣繪畫、復(fù)印、照相、雕刻出人民幣圖樣。買賣人民幣圖樣指將上述制作、仿制出的人民幣圖樣進行非法銷售活動。
四、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或未經(jīng)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裝幀流通和經(jīng)營流通人民幣,以及進行紀念幣的買賣。
五、違反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其他損害人民幣行為。如在喜慶、喪葬活動中拋撒人民幣,人為地將人民幣冠字號碼作為“吉祥號碼”,使其變樣升值行為。
據(jù)了解,生活中損害人民幣的行為有以下幾種:利用人民幣進行商業(yè)裝飾或制作商業(yè)廣告;利用人民幣制作工藝品、商品,如以前小販售賣的用1分面值的紙幣制作的工藝船等;喜慶、喪葬活動中拋灑人民幣;將人民幣包裝在商品中進行促銷;其他各種故意毀損人民幣的行為,包括燒毀、燒損、剪毀、剪損、撕毀、撕損、污損人民幣,如在人民幣上寫電話號碼、姓名等。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提供的殘缺貨幣兌換標準與方法,希望小編的努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小編真心期待您能夠不吝賜教,指正文中的錯誤,幫助小編不斷進步,以便我們以后的文章越來越完美。到底財物損失維權(quán)小知識是什么?請前來咨詢小編吧!
責(zé)任編輯:郭動
2022.02.19 17:35:15
2022.02.19 17:33:42
2022.02.19 17:32:27
2022.02.19 17:31:25
2022.02.19 17:29:35
2020.12.31 17: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