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我國甲類傳染病,只有“霍亂”和“鼠疫”,出于好奇,想了解一下鼠疫和霍亂的區(qū)別。接下來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和大家聊聊二者的區(qū)別。
霍亂和鼠疫都是我國的甲類傳染病,有朋友要問了:那個更為嚴重一些?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談談鼠疫和霍亂的區(qū)別,希望大家喜歡。
鼠疫是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類及其它野生嚙齒動物之間,借助鼠蚤叮咬而傳給人,鼠疫通常有腺型、肺型和敗血癥型三種,病原體可借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受染動物或被病獸咬傷而感染。人普遍易感,病后可獲持久免疫。鼠疫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未經(jīng)治療的腺鼠疫病死率達50%至70%,敗血癥型接近100%。
霍亂(cholera)是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兩種甲類傳染病之一,由霍亂弧菌(Vibriocholerae)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傳播。臨床上以起病急驟、劇烈瀉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樣腸內容物、脫水、肌痙攣少尿和無尿為特征。嚴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癥或酸中毒而死亡。在醫(yī)療水平低下和治療措施不力的情況下,病死率甚高。
霍亂具有發(fā)病急、傳播快、波及面廣的特點,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兩種甲類傳染病之一。全球 5大洲56個國家報有霍亂病例,近年來我國局部地區(qū)時有霍亂散在病例發(fā)生。
霍亂怎樣治療
霍亂早期死亡原因主要由于嚴重失水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和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故及時和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是取得滿意療效的關鍵。
(1)常用的液體種類:
① 541液:每1000ml 溶液中含氯化鈉5g,碳酸氫鈉4g,氯化鉀1g。此液的電解質濃度與大便喪失的電解質濃度相似,為等滲溶液,是目前治療霍亂脫水的首選液。若在此溶液1000ml中加入50%葡萄糖20m l,則為含糖541液,可防止低血糖。
② 其他:2∶1鹽水堿液(2份生理鹽水和1份1.4%碳酸氫鈉溶液)、生理鹽水及腹瀉治療液(每升含葡萄糖8g,氯化鈉4g,醋酸鈉6.5g,氯化鉀1g) 。
③ 口服補液鹽:每升中含葡萄糖20g,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
(2)補液的具體方法:對輕、中型病人可予口服補液,對重癥病人應先予以靜脈補液,待休克糾正,一般情況改善后,再改為口服補液。
靜脈補液治療開始時,先以生理鹽水作快速靜脈滴注,待血壓回升后改用541液,也可采用或輪換使用腹瀉治療液、2∶1鹽水堿液等,補液量和速度宜根據(jù)失水程度而定。24小時補液量在輕型、中型和重型病人分別為3000~4000 ml、4000~8000ml和大于8000ml。補液量也可參考血漿比重計算,血漿比重正常值為1.025,每升高0.001,成人應補液量為4ml/kg。其輸液總量的40%應于15分鐘內輸入,余量于2小時內輸完。
兒童患者糞便的含鈉量較低,而含鉀量較高,失水較嚴重,病情發(fā)展較快,易發(fā)生低血糖昏迷、腦水腫和低血鉀癥,故應及時糾正失水和補充鉀鹽。按病情輕重,24小時補液量為100~200ml/kg,嬰兒可適當增加。最初15分鐘內,4歲以上兒童每分鐘補液20~30ml,嬰幼兒每分鐘補液10ml。若根據(jù)血漿比重計算,比重每升高0.001,嬰幼兒的補液量為10ml/kg,其總量的40%于30分鐘內輸入,余量于3~4小時輸完。
在靜脈補液過程中(尤其是快速補液期間),應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皮膚粘膜的干燥程度、皮膚彈性以及血壓、脈搏、尿量等的恢復情況,隨時調整補液量及輸液速度。如病人出現(xiàn)急性肺水腫或心力衰竭癥狀,應立即停止輸液,并作出相應處理。
(3)抗菌療法:抗菌療法能縮短瀉吐期及排菌期,減少腹瀉量及帶菌率,常用藥物如下:
①四環(huán)素,成人每次0.5g,每日4次,連服3日。
②諾氟沙星(氟哌酸),成人每次0.2~0.4g,每日3次,連服3日;兒童每日30~40mg/kg,分3次口服。
③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復方新諾明),成人每次2片,每日2次;小兒按SMZ計算每日5 0mg/kg,分2次口服,連服3日。少尿者慎用。
④如對四環(huán)素耐藥者,可改用強力霉素,首日劑量200mg,每次100mg,或頓服300mg,療效滿意,且能安全地用于有腎功能損害的病人。
⑤氯霉素、巴龍霉素、吡哌酸等其他喹諾酮類藥物皆可采用。
這就是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今天收集的瘟疫安全小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最后提醒大家:您如果想知道鼠疫的預防措施有哪些?歡迎到佰佰安全網(wǎng)查詢吧,也不妨咨詢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小編將竭誠為您服務及真誠期待您的到來!
責任編輯:郭動
2021.03.23 13:06:54
2021.01.18 18:19:03
2020.08.24 11:35:28
2020.08.23 11:21:41
2019.05.01 14:25:16
2018.11.22 23: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