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shù)兒童吃錯藥的兩大類型,如何避免小兒用藥以外?”,很多人都關(guān)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僅要擔心孩子這兒疼那兒不舒服,還要防止他們誤食異物,尤其是藥物。我們今天就來帶您細數(shù)兒童吃錯藥的兩大類型,如何避免小兒用藥以外呢?
吃錯藥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
使用不當型
1、 例如把一天應該吃3、次的退燒藥,給病人吃4、~5、次(因為燒一直不退),或同時使用多種退燒藥(例如塞劑和口服藥),造成病患體溫過低。
2、 隨意購買退燒藥幫寶寶退燒,若其中含阿司匹林,將造成“雷氏癥候群”(雷氏癥候群起初的癥狀類似感冒和胃腸炎,當癥狀稍有緩解之后,又立刻出現(xiàn)嚴重嘔吐、抽筋、意識昏迷等癥狀;死亡率約30%~40%,家長不可不慎)。
3、 隨意購買感冒藥喂給寶寶吃,造成不良副作用。
4、 將市售的各式健康食品或保健藥物喂給初生嬰兒。
5、 看錯醫(yī)生所開藥的劑量、服用頻率;或應加水稀釋的藥未加以稀釋而直接給寶寶吃。這種情況多的不勝枚舉,多半是家長未弄清楚醫(yī)生的醫(yī)囑或用藥指示,或是用藥常識不足所致。
疏忽型
1、 例如未將家中大人所吃的藥放置在小孩拿不到的安全地方,導致寶寶誤食降血壓藥、降血糖藥及安眠藥等等,而發(fā)生血壓過低、血糖過低、痙攣,甚至昏迷死亡。
2、 未將各種清潔劑或有毒物質(zhì)放置于孩童碰不到的地方,一旦意外發(fā)生,后悔莫及,爸媽不可不慎。
如何避免小兒用藥意外?
首先一定要切記,藥物不是健康食品,它對于人的角色就如同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不當?shù)氖褂盟幬?,不但會產(chǎn)生副作用,更會損傷身體器官(如肝、腎)。
針對1歲以下嬰幼兒用藥,除了醫(yī)院使用的針劑及疫苗外,大致可將其歸類為塞劑、外用藥及內(nèi)服藥。分別描述如下:
塞劑
在醫(yī)院或診所常使用的塞劑,最常見的是退燒塞劑,這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藥,正常劑型為12.5毫克包裝,適用于13千克的寶寶使用一顆。其注意事項包括:
1、 當寶寶有腹瀉及肛門附近有傷口時不建議使用。
2、 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使用,因為容易使他們還沒成熟的腎臟受到傷害。
3、 不建議同時與口服退燒藥一并使用,因為會造成體溫過低;如果真的燒不退,至少要相隔2小時以上。
4、 除非萬不得已,最好還是少用退燒塞劑,否則會讓發(fā)燒的寶寶更不舒服。
5、 其他如止吐與止咳塞劑,1歲以內(nèi)寶寶不建議使用。
真的生病了,家長也不需要太過于擔心,堅持喂母乳,外出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再配合上面的方法,幫助寶寶減輕不適就好了。一直不見好的話,需要就醫(yī)咨詢專業(yè)醫(yī)生的意見。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兒童誤服藥物后怎么辦的這方面的知識,請繼續(xù)關(guān)注佰佰安全網(wǎng)的近期更新吧。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3.29 10:55:44
2021.03.29 10:53:33
2021.03.29 10:50:56
2021.03.29 10:48:32
2021.03.29 10:45:39
2020.12.25 16:56:51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2/07食物有一點變酸還能吃嗎
04/05破壞食物鏈有什么后果?
02/25調(diào)味品健康使用常識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