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有風險,易陷入哪些“雷區(qū)”?”,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科學講,小朋友用藥的時間、頻率、次數(shù)、用量等,家長應做好合理的安排。如果超過合適的用量,容易引發(fā)中毒的現(xiàn)象;相反,若用量不足,則達不到藥效。那么兒童用藥有風險,易陷入哪些“雷區(qū)”?
3個“雷區(qū)”最為常見,應該避免:
1.用藥不準。比如在感冒初期,沒有出現(xiàn)細菌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有的孩子已經(jīng)發(fā)生肺部感染,家長卻光給孩子吃感冒藥。
2.劑量不對。如果家長給3—4歲的兒童,按照嬰兒期的劑量服用,就無法發(fā)揮療效。而用到了七八歲兒童的劑量,有可能出現(xiàn)明顯的副作用。
3.重復用藥。幾種作用相似的藥物疊加使用,如同時服用多種感冒藥、止咳藥、化痰藥,會引起多汗、腹瀉等癥狀,有的會引起肝腎功能異常。
孩子身體不舒服時,家長在用藥前首先要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如果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劇烈咳嗽、頻繁嘔吐、頻繁腹瀉、尿量減少、神志改變、食欲下降、面色改變、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難、手足冰涼等情況,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其次,無論是病情較輕自行用藥,還是去醫(yī)院就診,都要注意記錄孩子的藥物過敏情況,凡是曾經(jīng)過敏的藥物一律不能使用,而且就診時要及時告知醫(yī)生。
自行給孩子服藥時,應根據(jù)患兒的病情、年齡、體重、個體對藥物的反應等綜合情況,再參考藥品說明書選擇藥物的種類和劑量。要注意,嬰幼兒、學齡兒童由于肝腎功能尚不完備,一些成人的藥物不適合使用;而12歲以上兒童,肝腎功能逐漸完備,體重接近成年人的患兒,有些藥物可按成人劑量服用。
以上這些就是家長在平時給兒童喂藥經(jīng)常會陷入的三個雷區(qū),不知道你有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呢?請趕緊改正過來吧。如果你對兒童誤服藥物后怎么辦等有關兒童意外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兒童藥品中毒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3.29 10:55:44
2021.03.29 10:53:33
2021.03.29 10:50:56
2021.03.29 10:48:32
2021.03.29 10:45:39
2020.12.25 16:56:51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2/07食物有一點變酸還能吃嗎
04/05破壞食物鏈有什么后果?
02/25調(diào)味品健康使用常識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