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怎么應用胰島素治療呢?”,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及醫(yī)療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治療的人群逐漸增多,但是大多數患者并不能真正掌握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胰島素,使得在胰島素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那么糖尿病患者怎么應用胰島素治療呢?
胰島素制劑可分為速(短)效、中效和長(慢)效三類,速效胰島素主要控制1餐飯后高血糖;中效胰島素主要控制2餐飯后高血糖,以第2餐飯為主;長效胰島素無明顯作用高峰,主要提供基礎水平胰島素。
1. 口服降糖藥效果欠佳時可采用口服降糖藥與中長效胰島素聯合治療的方法,即白天用口服藥,加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島素。
2.當血糖仍然不理想時可??诜?,而完全胰島素治療,給予速效和長效胰島素混合制劑,每日2次,早餐和晚餐前注射。此方法可能出現中午或(和)午夜低血糖,但上午吃一些零食可預防中午低血糖,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代替晚餐前的混合胰島素可預防午夜低血糖。
3.每日3次餐前注射速效胰島素,加睡前注射中-長效胰島素,次方法可以靈活安排進餐時間。
4.靈活應用,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加長效胰島素,以模仿生理胰島素基礎分泌。此法可以根據進食和運動時間安排,或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調整胰島素的使用,飲食中每10~15g糖給予1~2u胰島素。
5.胰島素抵抗患者胰島素用量較大,可加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二甲雙胍或a-糖苷酶抑制劑。
在根據病情選擇了胰島素治療之后,需要患者密切監(jiān)測血糖以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每天多次注射胰島素或使用胰島素泵治療的患者,每天檢測血糖≥3~4次,血糖未達標、調整劑量或頻發(fā)低血糖時應增加監(jiān)測次數至5~8次,包括每餐的餐前、餐后及睡前血糖,必要時監(jiān)測夜間2~3點的血糖。血糖監(jiān)測應在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測定血糖,使用短效胰島素者可選擇餐前或餐后2小時測定,使用中效胰島素者應在睡前和凌晨3點增加監(jiān)測。為減少每天的監(jiān)測次數,可以每天選擇不同的檢測時間,比如一天測餐前血糖,另一天測餐后血糖;或者一天測早餐和晚餐后血糖,一天測午餐前后和睡前、凌晨血糖。這樣既可以了解不同時間的血糖變化,又可以減少每天的檢測次數。如果有低血糖癥狀或其他不適時應隨時監(jiān)測。
①按體重計算:1型糖尿病0.5~1u/(kg.d);新診斷的1型糖尿病0.2~0.6u/(kg.d);青春期1型糖尿病1.0~1.5u/(kg.d),因青春期生長發(fā)育迅速,故需要量增大;2型糖尿病0.1~0.2u/(kg.d)。
②按生理需要量計算:正常人每天分泌30~40u胰島素,開始胰島素可從24~40u/d開始。
③按空腹血糖(fpg)估算:空腹血糖是8~10mmol/l時給0.25u/(kg.d),空腹血糖 10mmol/l時,每增加1mmol/l胰島素增加4u/d。在計算出每日所需胰島素總量之后,我們要把它合理分在三餐之前,一般是早餐前大于晚餐前用量,晚餐前大于午餐前用量。
多數患者的初始劑量偏小,需要逐步加量,一般3~4天調整一次,并且每次增減以2~4u為宜,直至達到血糖控制目標為止。此后劑量調整間隔還要延長,調整幅度進一步減小,并使胰島素劑量與飲食、運動量保持相對平穩(wěn)的動態(tài)平衡。如果早晨空腹血糖較高,在排除夜間低血糖所引起反應性高血糖后,需增加晚餐前中效劑量;早餐后和(或)中餐前血糖較高要增加早餐前短效劑量;中餐后或晚餐前血糖控制不滿意應增加早餐前中效劑量或午餐前短效劑量。反之,如果以上各時象血糖偏低則減少相應時點胰島素劑量。另外,糖尿病病人受許多生活條件影響而造成血糖的波動,胰島素劑量應隨時改變,如宴會、運動、比賽、考試、情緒緊張、勞累、應激、感染、妊娠、分娩、手術、外傷等均須注意調整劑量,記錄病情。
最后我們還要特別提醒廣大患者,胰島素的劑量調節(jié)涉及多種因素,對于不同的人群以及患者的具體病情,血糖的控制目標不同,胰島素的用量也不同,患者應該密切監(jiān)測血糖,并與醫(yī)師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溝通,在醫(yī)師的指導下調整胰島素劑量。
通過佰佰安全小編的介紹的糖尿病患者怎么應用胰島素治療的內容, 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老人安全的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網的其他欄目內容,可以讓老人更健康的身體。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3.02.09 22:18:15
2023.02.09 22:17:12
2023.02.09 22:16:08
2023.02.09 22:14:51
2023.02.09 22:13:41
2023.01.16 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