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救草原火災要將就技術和安全,下面佰佰安全網來給大家介紹下安全撲救草原火災常識,一起了解下吧。
一旦發(fā)生草原火,就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爭取打早、打小、打了,免遭各種損失或減少損失,有效保護草原牧區(qū)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畜牧業(yè)生產安全,保障邊疆和牧區(qū)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那么,安全撲救草原火災常識有哪些呢?
A:草原火災的撲救原則
滅火原則:撲救草原火災要堅持有害滅之、無害控制,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則。草原著火后,如火災危害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良性循環(huán),影響當年畜牧業(yè)生產或可能燒毀設備、威脅人畜安全,一定要想方設法將其撲滅;如果草原著火后并不危害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影響畜牧業(yè)生產和人畜安全,而且有利于草原更新和改良,對于這種火堅持控制,使其在一定范圍內燃燒,防止其自由擴散,釀成災害;對草原火要早發(fā)現(xiàn),早出動,做到將其徹底消滅,不留死角,消除死灰復燃的因素。
滅火注意事項:嚴明紀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堅決貫徹直接滅火三不打的原則。即不打頂風火,不迎頭打上山火,不打溝谷火。為了避免滅火人員被火包圍,造成傷亡,必須做好安全自救工作?;饒龀鋫溽t(yī)務人員外,每個滅火人員應攜帶火柴或打火機,如果被草原火包圍,可用它點火自救;每個滅火小組應攜帶鐵锨之類的挖土工具,被火草原火包圍后無其他方法解救時,可用它迅速挖坑掩蔽人體;有條件時,每人可攜帶1個裝水工具(如水壺),一旦被火保衛(wèi),立即脫下衣服并用水澆濕,裹好頭部,逆風從火中沖出去。
警惕危險時刻。上午10時到下午16時,是滅火的危險時刻,必須特別注意。在這段時間內氣溫上升,空氣對流速度快,風向易改變且易形成旋風,特別是山谷地帶,火情會突然發(fā)生變化,在這段時間內滅火要謹慎從事,時刻注意火情的變化。
適當休息,以利再戰(zhàn),并嚴禁在火區(qū)內亂走動,特別是嚴禁單人行動。撲滅大面積草原火災時,持續(xù)時間長,體力消耗大,中間要適當休息。休息地點應選擇在水邊或火燒跡地等安全地帶,并設立了望哨。同時,如在火區(qū)內亂走,可能會發(fā)生迷路、遭受野獸襲擊等現(xiàn)象,應特別注意防止。
加強通訊聯(lián)絡。進入火場后,指揮員應用各種通訊手段,掌握好滅火隊伍。
B:撲救草原火災的步驟
偵察。偵察需要掌握的內容主要有:火場的準確位置,火場面積,草原類型及可燃物類型,風向、風速、火勢蔓延速度以及火勢發(fā)展的方向,火場周圍植被,地形和建筑設施,進入火場的道路,可利用的滅火條件,當天天氣情況及未來天氣變化,以及能夠參加滅火的單位、人數(shù)和裝備等。
制定滅火方案。滅火方案的制定者應是現(xiàn)場直接指揮滅火的人員。方案內容一般有:一是根據(jù)火場面積及火勢發(fā)展情況,確定參加滅火人員數(shù)量及裝備,劃分幾個滅火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需要多少人員和裝備,確定由誰指揮,哪個隊攻打火頭,哪個隊攻打火場邊緣,哪個隊負責清理火場等。二是地面用什么機械運輸,從哪里抽調人員、裝備,走哪幾條路線,什么時間到達指定火場進行滅火最為有利。是后勤供應如何解決,要做到即滿足需要,又不浪費。四是如何進行火場救人及搶救力量的配置。五是制定作戰(zhàn)方案圖,標明火場坐標,布置火場監(jiān)視人員,并將火勢發(fā)展情況隨時標在作戰(zhàn)方案圖上。滅火作戰(zhàn)方案應根據(jù)火場發(fā)展變化,適時進行調整,而且整個滅火過程都應是修正、補充滅火作戰(zhàn)方案的過程。
滅火。滅火行動分消滅明火、清理暗火和看守火場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既不能截然分開,又各有側重。三個階段是連續(xù)進行的,都屬于滅火行動的范疇。明火就是還在進行的有煙燃燒。暗火也叫隱火,就是處于炭化燃燒狀態(tài)或陰燃的火??词鼗饒鍪峭瓿蓽缁鹑蝿盏淖詈蟊WC,一般至少在滅火大部隊撤除以后看守24小時,經最后檢查驗收,確已達到三無(即無火、無煙、無氣)方能撤除。
C:撲救草原火災的方法
目前,草原滅火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滅火和間接滅火兩種方法。
直接滅火法是利用各種有利的時機和條件,運用各種滅火工具,直接撲滅正在燃燒的各種火。適用于撲救弱度或中等強度的地表火。具體方法有:撲打法;水和滅火劑;沙土埋壓法;用風力滅火機滅火。
間接滅火法,是采用直接滅火法,不能控制火勢時,要充分考慮地形、地物、將火頭趕往道路、河流、荒漠等地形,以阻止燃燒,將火災損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圍。
開設防火隔離帶的地點與要求:防火隔離帶與火頭的距離,應按打成防火道所需的時間和在這段時間內火頭前進最長的距離來估算。防火隔離帶的寬度需相當于草高的10倍,長度應是火蔓延寬度的1.5~2倍。一般應開辟平行并列的防火道2~3條,條間距離為10米。
開設防火隔離帶的方法:一是刈割、摟收草原可燃物并將運到他處;二是用開溝機、拖拉機、推土機或鐵锨等開挖生土帶;三是用火燒法,使用這種方法要慎重,并經滅火指揮員同意后進行。在以下情況下,可采取燒的手段。
1、火強度大,蔓延速度快,使滅火隊員無法接近火線時。
2、在撲救連續(xù)型火,無法采取直接滅火手段時,應在火頭前方預定的距離外開設隔離帶,放迎面火燒除隔離帶與火場之間的可燃物。
3、在火場附近如有可利用的地形時。
4、在火勢威脅重點區(qū)域或重點目標(如村、居民區(qū)、倉庫、自然保護區(qū)等)時,應采取點放迎面火或燒防火線來加以保護。
5、在攔截火頭時,可在火頭前方選擇有利地形采取火攻滅火方法攔截火頭。
6、遇到雙舌形火線時,可在火的舌部頂端點火,把兩個舌形火線連接起來,撲滅外線火。
7、遇到大彎曲度火線時要在兩條最近的火線之間點火,把兩條火線連接在一起,再撲滅外線火。
8、遇到鋸齒形火線時,應在鋸齒形火線外側點火,把火線取直,撲滅外線火。
9、難清地段的火,在難清地段外側選擇較好清理地帶點火撲滅外線火,使難清地段變成內線火。
D:撲救草原火災的戰(zhàn)略技術
主動進攻,積極防御。這是撲救草原火災的重要戰(zhàn)略原則,對直接可以撲救的火災,就主動進攻速戰(zhàn)速決;對撲救大面積荒火或火勢猛烈的火災,人員不能接近火場時,可以先開設防火隔離線,等待時機進行撲救。各滅火隊對鄰界火勢,該攻則攻,該防則防。
抓住關鍵,保證重點。草原火的蔓延速度是由火頭的發(fā)展和蔓延來決定的。因此,火頭是影響全局的關鍵,只要打住了火頭,就能很快控制和消滅草原火。反之,如果將撲打重點放到打火尾和火翼上,由于火頭發(fā)展速度快,就無法控制整個火場全局,就會出現(xiàn)火越打越多的得不償失的后果。
犧牲局部,保存全局;步調一致,協(xié)同作戰(zhàn)。在火場明火被控制之后,隊伍轉入清理火場階段,防止火線出現(xiàn)死灰復燃,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此外,在遇到被草原火圍困或襲擊時,要果斷決策,迅速選擇突圍和避火路線,可視有無可依托的點火解圍條件,采取強行頂風沖越火線,進入火燒跡地,利用地形避險和臥倒避險正確避火,以免發(fā)生傷亡事故。
E:組織撤離火場
在撤離火場階段,很容易產生急于撤離火場的情緒,因此,往往忘記處理生活用火,取暖用火和清點人數(shù)、裝備、物品等。為了防止類似事故的發(fā)生,在撤離火場前應做好撤離準備工作。各級指揮員接到上級撤離命令以后,應迅速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工作:
1、通知所屬隊伍撤離時間,從這一刻起所有人員不得擅自行動。
2、清點人數(shù),召喚不在位的人員。
3、指定專人處理生活用火和取暖用火。
4、拆除帳篷,整理行裝。
5、清點滅火機具、裝備及物品。
6、安排撤離順序。即通常情況下,先到達火場的隊伍先撤離火場;各隊的最高指揮員最后撤離火場,防止出現(xiàn)新的情況。
最后,佰佰安全網友情提醒,草原火災撲滅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如衛(wèi)生防疫站、獸醫(yī)站、檢疫站、草原站等)及時制定草原改良計劃,組織實施補播草籽等技術措施,恢復草場植被,并做好人畜疫病的防治和檢疫,防止疫病的發(fā)生和傳播。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安全撲救草原火災常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關于如何安全撲滅草原火災,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了,更多草原火災知識,盡在佰佰安全網。
責任編輯:鄒蘭
2022.08.30 00:18:27
2018.05.18 23:03:49
2018.05.18 17:42:30
2018.05.17 21:31:16
2018.05.17 17:27:22
2018.05.15 22:01:10
07/17如何安全避孕?
04/10網絡安全防范措施與應用
04/18物業(y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06/26學校安全教育的好處
02/28遙控器使用很頻繁,這些知識要提前了解清楚
07/18空難逃生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