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成為家庭必備的一種出行工具,不止年輕人,生活中有很多老人也都喜歡開車出行,但老人身體精力畢竟有限,開車一定要注意安全。下面為大家介紹下老人駕車出行的一些安全小知識。
法律只對初次申領駕駛證時駕駛人的年齡做了要求(18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但是對開車人的年齡沒做具體規(guī)定,所以只要身體狀況等符合駕駛條件,有駕照多大年紀都可以開車。雖然持有駕照沒有年齡上限,但是對超60周歲以上的駕駛人,特別要求每年提交一次體檢證明,合格才可以繼續(xù)享有駕駛資格。
除此之外法律對不同年齡段的準駕車型也有具體的規(guī)定:
60歲以上:持有準駕車型為大中型客貨車、牽引車等A本、B本的駕駛人,應換領準駕車型為小型汽車或小型自動擋汽車的駕駛證。
達到70周歲:持有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駕駛證的,應換輕便摩托車駕駛證。
1、常做身體檢查,尤其聽力、視力的檢查,檢查的時候問問醫(yī)生自己最好多久檢查一次。
2、問清醫(yī)生自己常服用的藥物中是否有影響開車的,如果有,盡量請醫(yī)生換一個處方。
3、開車前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如感到不適,身體不舒服或較疲勞,最好不要駕駛。
4、出行前了解一下天氣情況,雨、雪、霧天氣晝不要駕車外出,駕車出行盡可能選在天氣好的白天。
5、很多中老年人多少都患有慢性疾病,一定要在車上攜帶常用藥物以及應急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6、出門前要對路線進行了解和規(guī)劃,熟悉各條環(huán)路以及各個路口的紅綠燈、立交橋等,也盡量不在上下班高峰期上路“湊熱鬧”。
7、開車前必須對車輛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檢查駕駛證、行車證、通行證等證件是否齊全;檢查車燈和轉向信號燈工作是否可靠;檢查制動裝置是否良好,包括對制動器、制動液面及制動尾燈的檢查;檢查后視鏡位置是否合適;檢查前照燈、后尾燈、制動燈以及車窗玻璃是否清潔;檢查輪胎狀況是否正常;檢查車輛外露部位螺栓螺母是否安全;啟動發(fā)動機,檢查發(fā)動機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響,各儀表、警告指示燈工作是否正常。
盡管開車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駕駛員也有退休的時候。對老年人來講,如果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那么就是到了身體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了,最好干脆不再開車。
1、在高速公路上開得太慢。
2、不能在停車標志前準確停車。
3、精神不能集中。
4、車輛駕駛不穩(wěn)。
5、反應太慢。
6、總被別的司機按喇叭。
7、不能正確識別和理解交通標志。
8、對擁擠的路口感到焦慮,不知所措或害怕開車。
9、別人對你的狀況感到不安,不愿意坐你開的車。
1、老年人開車最好選擇自動擋、座椅調節(jié)方便的小臥車一類的車型,操作簡單方便。
2、正確的駕駛姿勢是安全行車的第一步,老人駕駛姿勢要保證右腳把剎車、離合和油門踏板踩到底的時候,腿還能自然彎曲;雙手握住方向盤兩端時,手臂微彎;安全帶要高于肩部5-10厘米。
3、老人要避免連續(xù)長時間開車,開車時間控制在一個半小時為宜,兩個小時是最大限度,切勿疲勞駕駛。
4、老人最好不要開高速,高速車多速度快,老人反應慢,一旦出現(xiàn)險情,難以采取果斷應變措施。
5、老人高速路行駛盡量走外車道,時速在60至80公里為宜。在超車、變道之前一定注意前、后車輛,留出足夠的空間。
6、老熱駕車最好結伴同行,尤其是長途駕駛和跑高速,讓親友或朋友坐在旁邊也是一種保護和照應。
7、老年人視力相對下降,行車時應注意對眼睛的保護。睛天最好戴上太陽鏡,老花的老人最好帶上老花鏡。
8、開車是一項耗費大量體力的活動,建議常開車的老年人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睡時將小腿和腳稍微墊高,以防下肢水腫。
9、老人車輛要定期清洗、保養(yǎng),確保其安全性。
10、避免酒駕。
身體不適時開車,人的注意力較平時下降很多,很容易導致事故。如果老人在開車時感覺不舒服,應該立即停車,有條件的情況下將車慢慢靠邊,避免發(fā)生事故。停車后應該立即打開雙跳,并向警方或親友求救。
為保證行車安全,老人駕駛車輛外出時應加倍提高安全行車意識,保持積極愉快的行車情緒,開車時一定要集中精力,避免與駕駛無關的不良言行,更不能因輕車熟路而麻痹大意,杜絕不良駕駛行為。
如果不是十分必要的話,老年人最好不要開車出門了,一是避免子女的擔心,二是為了老年人的身體著想,畢竟老年不比年輕時期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局限性。
責任編輯: 景建苗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