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性侵事件的高發(fā)場所。學生宿舍、辦公室和賓館都有可能發(fā)生性侵案。那么老師猥褻學生該怎么辦?如何防范呢?
近年來國內(nèi)頻頻發(fā)生教師猥褻、性侵女學生案件,原來令人敬仰的人民教師,竟然成為侵害無辜學生的畜牲,巨大的反差震撼著國人,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老師猥褻學生該怎么辦?如何防范呢?佰佰安全網(wǎng)為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學生意外傷害知識。
猥褻指以刺激或滿足性欲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實施的淫穢行為。如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對未成熟少年的性騷擾,即使在對象不明了意圖和沒有違抗乃至順從的情況下,也可視為猥褻。猥褻行為的判斷同社會習俗關系很大。性行為的道德標準與可以暴露的程度,由不同社會的性文化主流決定。
廣義的猥褻包括除強奸、亂倫外所有妨害社會風化的色欲行為,如雞奸、獸奸、當眾手淫、散布淫穢書刊等。狹義的猥褻包括公開暴露生殖器官,強制或互相自愿在對方性感區(qū)進行摳摸、摟抱、吸吮、舌舐等行為。猥褻行為嚴重危害被害人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
一、由于學校教育觀念的偏頗,導致學生的性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嚴重匱乏,學生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進行自我防范。
二、傳統(tǒng)教育觀念束縛,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遭受性侵害是一件丑事,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又礙于臉面大多選擇沉默。
三、教師隊伍龐大,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出現(xiàn)個別思想混亂,師德敗壞,法制觀念淡薄,以致違法亂紀的害群之馬也在所難免。
四、學校管理存在嚴重漏洞,學校只重視對教師的教學業(yè)績的考核,忽視對教師師德師風的考察。
遭遇老師猥褻學生該怎么辦?
1、首先要保持冷靜,臨危不懼。鎮(zhèn)靜既可以使自己臨陣不亂,又可對罪犯起到震懾作用;
2、要堅強,要有信心。與犯罪分子軟磨硬泡,拖延時間,頑強抵抗;
3、選擇適當機會和方式逃脫;
4、創(chuàng)造機會,乘其不備,實施反抗。利用日常用具如發(fā)卡,鞋跟等攻擊案犯的要害部位,如眼睛、太陽穴、陰部等,使對方喪失攻擊能力;
5、記住犯罪分子特征,及時報案。萬一受害,要記住案犯特征,盡量在對方身上留下你反抗的痕跡并及時報案,協(xié)助公安機關破案。
鑒于性侵害案件的敏感性,學校知情人員應當特別注意保護受害學生的隱私,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受害者的姓名及相關案情信息,防止其受到多重傷害。此外,由于性侵害案件對受害學生的影響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消除,學校還應當通過適當?shù)姆绞?,在維護孩子的隱私與尊嚴、顧及孩子感受的基礎上,在心理上、學業(yè)上給與其更多的關懷和支持,鼓勵、幫助其盡快走出陰影,恢復正常生活。
相關法律: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情節(jié)惡劣的;(二)強奸婦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四)二人以上輪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婦女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禁止拐賣、綁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
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性知識教育和預防性侵害教育
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男灾R教育和預防性侵害教育,早已列入國家的教育計劃和大綱。教育部于2007年3月發(fā)布的《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小學4-6年級要了解應對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初步了解青春期發(fā)育基礎知識,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初中年級要學會應對性侵害等突發(fā)事件的基本技能,了解青春期常見問題的預防與處理,形成維護生殖健康的責任感,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性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著力讓未成年學生了解隱私權、身體自主權、性侵害的含義,讓學生明白身體是自己的,任何人不得隨意觸碰;對于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的身體接觸,無論對方是誰,都可以拒絕讓其觸碰或靠近;如果別人摸了自己并授意甚至恐嚇自己要“保守秘密”,那么千萬別害怕,一定要告訴父母、自己信賴的老師或其他成年人,否則事情只會變得更糟。其次,學校要讓未成年學生明白,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不僅嚴重損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嚴重觸犯了法律,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
嚴把教師的入口關
對學生而言,來自教師的侵害行為往往讓其防不勝防。當教師將犯罪的雙手伸向自己的學生之時,其后果將是災難性的。鑒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建立嚴格的教師行業(yè)準入制度。
在預防校園性侵害事件的問題上,學校應當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師履行職務行為的守則,對教職員工在履職期間的言行進行必要的規(guī)范。比如規(guī)定,教師應盡力避免與學生發(fā)生身體接觸(體育課上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和保護除外),尤其是對異性學生更是如此;上課期間不得隨意讓學生離開課堂;對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或輔導,只能在教室、會議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進行,且不得關閉房門;在沒有第三者在場的情況下,教師不得在教室、辦公室或其他相對封閉的地點單獨留下異性學生進行談話或輔導;放學后留學生應當事先征得學生的家長的同意,并通知班主任或其他主管教師,等等。
學校通過對教師的言行進行規(guī)范和管理,減少、消滅發(fā)生意外事件的時空條件,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安全。
在呼吁加強性教育的同時,小編想強調(diào)的是,一定要讓孩子受到傷害時第一時間告訴父母。讓孩子知道傷害不是恥辱,當自己沒有能力制止傷害時,求援才是第一要務,才能將傷害降至最低。學會求援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責任編輯: 聶思凡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