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父母離婚,女兒跟隨母親生活,與父親老汪未再有往來;成年后,表哥持一紙遺囑要求繼承父親名下房屋,方才知曉父親亡故事實。女兒認為遺囑為表哥偽造的,表哥堅稱遺囑為真實的,雙方各執(zhí)一詞。
幼時父母離婚,女兒跟隨母親生活,與父親老汪未再有往來;成年后,表哥持一紙遺囑要求繼承父親名下房屋,方才知曉父親亡故事實。女兒認為遺囑為表哥偽造的,表哥堅稱遺囑為真實的,雙方各執(zhí)一詞。近日,青浦區(qū)法院審結一起遺贈糾紛案件,法院認為公民可以立遺囑形式處分其個人財產(chǎn),判決涉案房屋歸被遺贈人即表哥所有。
小玲(化名)在十五歲時,父母離婚了。小玲跟著媽媽一起生活。誰知禍不單行,不久,媽媽也過世了。還好小玲舅舅和外婆把小玲接過去一起生活。幾年過去了,小玲已經(jīng)慢慢淡忘了當初的傷痛,但法院的一個電話再次讓她不由得想起了“父親”這個久違的字眼。經(jīng)過法官的耐心解釋,小玲方才知曉,父親老汪已經(jīng)過世了,而且還留下了一份遺囑,要將自己唯一的一套房子贈與老汪的侄子也就是自己的表哥小雷。小玲不相信自己的父親竟然會將唯一的遺產(chǎn)給其他人,雖然當初爸媽離婚了,但是自己才是老汪唯一的親生女兒,要求對遺囑的筆跡及形成時間做鑒定。
本案為遺贈糾紛,承辦法官在閱看卷宗后,明白本案的爭議焦點即為遺囑的真實性問題。而一份遺囑的真實與否,要綜合遺囑的形成方式、立遺囑人的意思表示、有無見證人見證整個過程等綜合判斷。法官在庭審前,聯(lián)系小雷,將小玲的疑惑告訴了小雷,小雷表示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很傷心,經(jīng)過法官一番詳細的詢問,小雷道出了這份遺囑形成的緣由。
原來,當年老汪離婚后也沒有再婚再育,而且身體也一直不好,離婚后就從市區(qū)搬到了青浦郊區(qū)居住,小雷從小就和老汪一起居住生活,兩個人互相照顧、相依為命,小玲雖然是老汪的親生女兒,但從來沒有看過老汪、斷了聯(lián)系很久了,自己和老汪的感情比父子還深。后來,老汪的身體狀態(tài)每況愈下,于是老汪就喊來了之前一起在市區(qū)居住的老鄰居還有青浦小區(qū)的樓組長等一些人,立了遺囑說在百年后把房子給小雷,小雷表示同意,而且絕對會好好照顧老汪到百年的。小玲連老汪什么時候過世的都不知道,不知道這份遺囑也正常,但自己和老汪情同父子、互相依靠,這種感情小玲應該要理解。
庭審前,承辦法官多次聯(lián)系小玲,告知如果對遺囑真實性有異議,應當盡快提出筆跡鑒定申請,但小玲之后也沒有再提及了。庭審時,小玲并未到庭,小雷申請立遺囑時在場的見證人為證人出庭作證,在法官仔細一一發(fā)問之后,四個證人所述都相差無幾,對于細節(jié)的描述也都高度一致,而小玲也未在指定期間內提交書面鑒定申請。
結合小玲的書面答辯、小雷提供的證據(jù)和庭審中證人陳述,法官對本案的遺囑予以確認,判決系爭房屋歸小雷所有。
之后,小玲未上訴,該判決生效。
財產(chǎn)糾紛是民事訴訟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怎樣才能避免財產(chǎn)糾紛?佰佰安全網(wǎng)提醒您,要不避免日后不產(chǎn)生財產(chǎn)糾紛問題,最好就事先訂立好雙方或者多方之間意思真實、合法有效的協(xié)議,一旦發(fā)生糾紛就可以按照協(xié)議約定來處理。
責任編輯:吳夢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