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學生、學習成績年級第一、學校合唱指揮、英語能力出眾……在家人和朋友的印象里,陳琪琪是“學霸”級的存在。陳琪琪跳樓墜亡后,身上的筆跡、所留遺書、夾在作業(yè)本的字條以及課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語,都把死因指向了校園欺凌。
3個月前的1月18日下午5點多,廣西北海合浦縣公館中學初一三班的學生陳琪琪從綜合教學樓跳樓身亡。4月23日,該校校長張灑回應稱,學校認為公安機關查明的陳琪琪系跳樓系自殺,所以她跳樓和學校沒任何關系,“她是自殺,家長要求賠償,我們覺得不合理,讓他們走法律程序?!?
陳琪琪出生在廣東,一直都在廣東生活讀書,去年9月份才轉學回到老家。平時除了周末回家,吃住都是在學校的。陳琪琪學習成績很好,一份成績單顯示,在公館中學陳琪琪的成績排在全年級第一位;陳琪琪還獲得過合浦縣公館中學2017年秋季學期期中考試的“優(yōu)秀生”稱號。在廣東期間,陳琪琪曾獲得過廣州市“三好學生”稱號、廣州市“硬筆書法”二等獎和廣州市省賽征文二等獎。
1月18日下午5點多,袁園接到了陳琪琪班主任的電話,“她就說你女兒要跳樓了,你們趕緊來勸說?!狈畔码娫挼脑瑘@攔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就朝學校趕去,從家到學校有十公里,要二十分鐘才能到。當袁園趕到現場,等待她的是拉起的警戒線。陳琪琪已經跳樓墜亡。
袁園第一次見到女兒的遺體,已經是事發(fā)次日晚上,19日晚上6點半,他們在合浦縣殯儀館見到了孩子的尸體,尸體上有很多傷痕,但似乎并不是跳樓自殺導致的。陳琪琪當天穿的衣服不見了。
為了弄清楚死因,陳琪琪的家人曾到合浦縣公安局討說法,警方稱陳琪琪的死因系顱腦出血過多,但是袁園沒有收到警方給出的死亡鑒定書,他們向警方提出了異議,但警方說要第三方鑒定機構來做尸檢,費用需要自理。
陳琪琪跳樓墜亡后,身上的筆跡、所留遺書、夾在作業(yè)本的字條以及課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語,都把死因指向了校園欺凌。在陳琪琪的課本上,則留有這樣的字樣:“你替她們背黑鍋,被她們侮辱,被打,被罵!”、“我是欠你錢了,還是吃你家大米了??針對我?啊!”、“何必呢,活得這么累,都是一個宿舍,真當我不知么,在背后說我壞話?可笑!”、“離開這個宿舍”……
陳琪琪還留給了父母、姐姐、同學等人5封遺書。在給父母的遺書中,陳琪琪說自己很早就已經死過一次了,這次只是再死一次,“爸媽,對不起,我不孝?!?
合浦縣公館中學給出的關于陳琪琪墜樓事件的說明,校方援引公安機關的調查,陳琪琪是在學校綜合教學樓五樓跳下來,并且公安機關證實其系跳樓自殺。公館中學校長張灑稱,陳琪琪是自殺,和學校沒關系。但他拒絕回應陳琪琪跳樓前是否遭到過校園欺凌。
官方首次明確界定“校園欺凌”
2017年2月28日,北京市西城區(qū)某職業(yè)學院的女學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學校女生宿舍樓內,采取惡劣手段,無緣無故,毆打、辱罵兩名女學生長達6個小時,期間五名女被告人還脫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學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機拍攝了羞辱、毆打視頻,還在自己的微信群進行傳播……
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庭副庭長肖志勇法官當庭宣布:被告人朱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被告人趙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11個月……
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f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確了學生欺凌的界定。《治理方案》指出,中小學生欺凌是指發(fā)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學生欺凌問題是世界性的難題。2017年1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了全球校園欺凌現狀最新報告,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有將近2.46億兒童和青少年因體貌特征、性別與性取向、種族與文化差異等遭受欺凌。有數據顯示,2017年前11個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2486件3788人;提起公訴3494件5468人。2016年同期,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3697人。
對比2016年和2017年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數字的變化不難發(fā)現,2017年前11個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人數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1907人,增長了50.3%。
梳理發(fā)現,國內最近幾年曝光的很多起校園欺凌事件也都有女生的身影,性質之惡劣令人瞠目結舌。女孩子參與校園欺凌較多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與男孩子相比,女孩子更感性,情緒波動大,容易被妒忌、怨恨等情緒左右,更容易受校園里經常發(fā)生的情感糾紛、日常矛盾等因素的影響,誘發(fā)校園欺凌和暴力的犯罪動機。二是女孩子實施校園欺凌和暴力多數是由犯罪團伙成員共同實施,多數是基于從眾心理或朋友義氣而參與,因此容易受法不責眾、責任分散等心理的影響,實施欺凌和暴力行為的手段和情節(jié)較為惡劣。
怎樣預防、避免和應對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
一、專項治理,采取四大措施:
根據《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首先要搞好專項治理,采取四大措施。
1、加強各方面教育。學校要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建章立制。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
3、完善體系。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并明確負責人;
4、及時處置。一旦發(fā)生欺凌事件,要及時發(fā)現、調查處置,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
二、怎樣預防校園暴力、校園欺凌?
1、學校要切實肩負起教育管理的責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園暴力。
2、經常對學生進行青少年保護相關法律知識教育。
3、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知識教育和心理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處世經驗和能力。
4、家長要承擔起預防校園暴力的責任。
5、看管好孩子遠離暴力游戲、暴力性動畫片及電視劇。不要沉迷于網絡。
6、給予孩子更多家庭關愛、注重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尤其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應付出更多關愛在孩子身上,避免產生自卑、孤僻性格。
7、平日教育孩子時,不要采用打罵等極端行為。否則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8、對孩子愛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滿足其要求,言聽計從。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孩子堅強品格。
9、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視起校園暴力問題,加強打擊力度。
三、怎樣應對校園暴力、校園欺凌?
1、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采取迂回戰(zhàn)術,盡可能拖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
5、教育孩子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
6、家長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于招搖。
7、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fā)生沖突,一旦發(fā)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8、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9、學校定期開展心理、思想道德課程教育;適當組織同學間的協(xié)作活動,加強團隊互助意識。
責任編輯:吳夢莉
關鍵詞
·疾病高發(fā)!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日均接診量大約有800名患者
·熊孩子!安徽淮南一小區(qū)電梯轎廂失火!監(jiān)控:男孩點燃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