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強拆事件屢屢發(fā)生,很多居民對強拆相關安全常識都不了解,下面就跟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5月7日,記者獲得的傳票信息顯示,8日上午9時,河南省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將開庭審理鹿邑縣人民政府強拆李亞芳的幼兒園是否合法一案。這是當?shù)胤ㄔ菏状伍_庭審理民辦學校遭強拆案。
近年來,各地都加快了拆遷建設新樓盤的腳步,于是頻頻發(fā)生因強拆引起的暴力沖突事故。有的居民甚至在應對強拆過程中受傷,甚至以命相拼。佰佰安全網(wǎng)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面對強拆時的維權安全常識。
居民面對強拆如何維權?
一般來說,遇到暴力強拆的話,首先是要保全自己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其次,在保全自身財產(chǎn)安全的情況下,要注意證據(jù)的保全,最后,建議不要進行上訪等行動,直接請律師,提起行政訴訟等行為。
當遇到拆遷時一定要主動了解相關拆遷法律知識,并且尋找專業(yè)法律人士咨詢代理,主動出擊。
首先,遇到暴力拆遷時,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要求公安機關查處違反治安管理法和國務院590號令的行為,對于觸犯刑律的要求追究涉嫌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或者其他可能的故意傷害罪等。如果遇到公安機關不作為的情況,要及時的咨詢專業(yè)的法律人士,搜集相關的證據(jù)材料,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
其次,對存放于被拆遷房屋內(nèi)的貴重物品及重要文件進行妥善保管,有條件盡可能移至其他安全處所進行保管。如遇緊急情況無法及時取出上述物品,就有可能面臨遺失或滅失危險,而作為權益受侵害方舉證卻相當困難,有可能吃啞巴虧,故應提前做好防范。
最后,在法定期限內(nèi)按國務院590號令和行政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及時尋求司法救濟,即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怠于起訴或提起行政復議,最后超過起訴期限令自己陷于被動(被拆遷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既不申請復議又不提起訴訟的視為認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故及早尋找法律專業(yè)人士的幫助,能最大限度的維護住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佰佰提醒,在實際拆遷過程中,沖突矛盾常常發(fā)生,大多是因為拆遷補償雙方不一致造成,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一定要冷靜以對,不要用武力等手段和拆遷方發(fā)生沖突,盡可能采取法律手段來解決。更多面對強拆維權生活常識盡在本安全網(wǎng)站。
責任編輯:吳夢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