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孩子配備游泳圈或者其他充氣的水上玩具,是不是就可以很好地保護孩子安全了?
塑料吹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都只是一種幫助兒童暫時漂浮在水面上的輔助工具或者玩具,不是專業(yè)用的漂浮裝備。當水流發(fā)生變化,或兒童未抓住游泳圈時,游泳圈在水流的推動下可能會突然翻轉,導致兒童跌入水中,引發(fā)溺水。游泳圈發(fā)生漏氣也可能發(fā)生溺水。所以,吹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不是專業(yè)的救生器材,不能保證兒童不發(fā)生溺水。家長要牢記:沒有任何設備可以代替有效看護。
現(xiàn)在公共游泳池都配有救生員,這樣孩子們是不是就安全了?
游泳池救生員的主要職責是維護整個泳池的秩序和安全,使其可以在發(fā)生意外的時候,盡可能在第一時間給予救助。因此,他不會專門去看護某一個兒童。而時刻有效看護水中的兒童,是家長的第一責任。
首先,應當明確,對于清醒或者昏迷有呼吸者,溺水時間短,不需要控水,控水會增加返流甚至窒息機會。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美國每年有數(shù)千人溺亡在公共游泳池,針對這一現(xiàn)象,他們開展的救生員10-10掃描法有效的減少了溺死率。具體做法是,救生員站在高處,每10秒觀察一次泳池,如果發(fā)現(xiàn)事故立即在10秒內展開救助行動。這一做法,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遇到溺水人員莫驚慌,將人從水中救起,是關鍵。
切記不要做任何形式的控水,肺內的水不容易控出來,也沒有證據(jù)表明水會成為阻塞氣道的異物,肺內的水可以在心肺復蘇時通過血液循環(huán)帶走??厮畷r反而將胃內容物控出,造成返流甚至窒息,更會耽擱心肺復蘇的黃金時間。
根據(jù)患者的不同狀態(tài),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每一個孩子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與未來,是家長的心頭肉。所以,安全教育切不可松懈。
記住,一定要告訴孩子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千萬別手拉手救援,死亡率最高!
前段時間,一個學生溺水,然后7個同學手拉手進行救援,結果8個孩子都沒回來!7女1男,其中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
手拉手救人很難救援成功,尤其是對來孩子來說,手拉手結成“人鏈”后,一旦其中有哪個人體力不支或者其他因素打破平衡,就會導致多人落水,從而造成群體傷亡。
告誡孩子,如果同伴落水可以尋求大人幫助,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落水者,但千萬不要手拉手救人。
夏季溺水事故高發(fā),家長千萬要記住:不能單獨留孩子在無人看管的池子里或戶外水域,看緊孩子,以免發(fā)生溺水。
防溺水“六不”請牢記!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3.不在無家長、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4.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防范溺水的誤區(qū)你有嗎?
1.會游泳就不會溺水嗎?
——在溺水者當中,也有會游泳、水性好的人,切勿以為自己會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2.只有在野外才會發(fā)生溺水事件?
——即使有成年人在場,或是在相對安全的泳池游泳,也不能掉以輕心。
3.使用游泳圈能避免溺水?
——游泳圈、塑料吹氣玩具只是暫時浮在水面上的輔助工具,一旦漏氣或沒被抓住,則可能釀成溺水事故。
4.溺水后都會大聲呼喊?
——有時溺水者因為窒息,根本來不及呼救。
數(shù)據(jù)線有這么多類型,掌握技巧就能長時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