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是我們出行乘坐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地鐵人流量大,擁擠的地鐵及車廂內空氣流通差,易導致呼吸道等地鐵病。那么地鐵病包括哪些疾???
地鐵上人很多,空氣可想而知十分渾濁,那么空氣差容易引起那些疾???地鐵病包括哪些疾病?
一、骨骼損傷
長時間乘坐地鐵對腿部和背部的損傷最大,尤其是在乘客不注意自己的姿勢時,這種傷害更容易發(fā)生。錯誤的姿勢包括身體一側彎曲過多、后背背著沉重的公文袋、低頭看手機和每天都穿高跟鞋等。
這些姿勢對某些特定的器官施加了更多的壓力,從而導致頸背部疼痛、椎間盤撕裂、靜脈曲張、肌肉酸痛、腳后跟和腳底疼痛及骨頭上有壓痛點等。
二、熙熙攘攘的人流會造成體內血清素含量的下降,這種化學物質對情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乘客會感到悲觀、苦惱和反復思忖負面的細節(jié);
還有早晚高峰的地鐵車廂會增加乘客體內的應激激素含量。乘客想要逃離這種困境,但又不可能做到,進入“戰(zhàn)斗或逃跑”的狀態(tài),從而出現焦慮癥狀。
三、消化系統(tǒng)疾病。
最新研究中涉及的采樣點,如扶梯、座椅、豎桿等都是多人接觸位置,人們在掏錢買票、摸電梯或車廂扶手時,就可能接觸到各種致病微生物。如果沒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地鐵上吃東西,或吃東西前不洗手,就可能因此患上消化道傳染病。
四、心腦血管疾病。
空氣污染或許不會直接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但鈕文異認為,在封閉的地鐵環(huán)境中,由于空氣流通不好,“三高”人群或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人可能會出現心慌、氣短、血壓升高等癥狀,加上一天工作的勞累和緊張,就有導致疾病發(fā)作的可能。
五、容易引發(fā)呼吸疾病。
地下、密閉、人員密度大,加上乘客呼出二氧化碳,產生部分細微顆粒物,人身上又難免攜帶塵埃,在相互摩擦擁擠時,導致 二次揚塵,這些因素令地鐵內空氣污濁,容易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一般情況下,人們通過自身抵抗力和車廂內空調對空氣和溫度的調節(jié),是不會感染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的,但在秋冬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病毒就容易在密閉的車廂中流竄、蔓延。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小編介紹的內容,希望可以供大家參考,而且小編這也算是“拋磚引玉”吧,希望大家能不吝賜教,指出文中不足之處,以幫助小編以后所寫的文章會更加完善。另外地鐵攜帶物品乘車標準是什么?請關注佰佰安全網的地鐵出行安全小知識吧!
責任編輯:郭動
2021.11.15 14:45:38
2021.11.15 14:44:00
2021.11.15 14:43:09
2021.11.15 14:42:09
2021.11.15 14:41:08
2021.07.27 17: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