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nóng)組織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如何改良鹽堿地土壤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鹽堿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狀況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點應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狀況上面。一般分幾步進行,首先排鹽、洗鹽、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再種植耐鹽堿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種植作物。具體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鹽、放淤改良、種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學改良。
增施有機肥料是改良鹽堿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有機肥經(jīng)微生物分解、轉化形成腐殖質(zhì),能提高土壤的緩沖能力,并可和碳酸鈉作用形成腐殖酸鈉,降低土壤堿性。腐殖酸鈉還能刺激作物生長,增強抗鹽能力。腐殖質(zhì)可以促進團粒結構形成,從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強,有利于鹽分淋洗,抑制返鹽。
由于技術水平的提高,目前還可以使用鹽堿地專用土壤調(diào)理劑“治堿”。使用鹽堿地專用土壤調(diào)理劑的好處有很多,第一能促進土壤中金屬離子交換釋放出來,降低鹽分含量;第二專用土壤調(diào)理劑種含有一種植物源提取酸性物質(zhì),能有效中和土壤中堿性成分,并且對植物和土壤本身不產(chǎn)生任何傷害,符合未來綠色農(nóng)業(yè)發(fā)展方向;第三這種植物源酸性物質(zhì)本身對植物病毒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能有效防治植物苗期病害的發(fā)生。
今天小編對如何改良鹽堿地土壤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其他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哪些等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識還請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
2019.07.17 08:49:00
2019.07.17 08:48:12
2019.07.17 08:47:20
2019.07.17 08:46:41
2019.07.17 08:45:51
2019.07.17 08: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