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不同的受傷情況,家長如何應急處理?”,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從寶寶學會爬開始,就是爸媽更加頭疼的開始,到處磕磕碰碰,更何況外出時,難免會受傷。幼兒不同的受傷情況,家長如何應急處理?
幼兒不同的受傷情況,家長如何應急處理?
1、跌磕傷:殺生跌磕傷時,不要用手揉患處,可用干凈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受傷的部位,經冷敷后再用濕熱的毛巾敷于患處并輕輕按摩,以幫助消腫。
2、壓傷:讓受傷的幼兒原地靜坐或平躺,同時仔細檢查被壓傷部位的外表狀況。若是四肢壓傷,可用冷水浸濕或用裹了冰塊的毛巾敷于受傷部位。若是胸腹部被擠傷,應將幼兒身體放平,然后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3、割傷:若創(chuàng)傷較小的傷口內又無異物時,用創(chuàng)口貼即可;若是金屬、玻璃等異物,則需將異物清理干凈后對傷口做消毒處理。
割傷嚴重流血過多要及時對傷口進行包扎,可在傷口靠近心臟的方向用繩帶等物系緊,并立即將患兒送往醫(yī)院治療。
若幼兒的手指被利器割斷,要保護好斷指,將斷指放入容器中連同幼兒一起及時送往醫(yī)院治療。
4、刺傷:用消毒水清洗傷口,然后用鑷子順著刺物刺入的方向將刺夾住拔出。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兒的肌肉中,可采取擠壓挑拔法將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
5、扭傷:輕微的扭傷可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或冰塊敷于傷處,也可用紅花油吐沫于扭傷處。若扭傷嚴重出現腫脹或淤血時,不可讓幼兒走動,要立即將其送往醫(yī)院治療,對四肢某個部位的嚴重扭傷,可先用繃帶等在扭傷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處理。
6、擦傷:輕微的擦傷可用消毒棉球蘸低溫的肥皂水或生理鹽水擦洗傷口周圍并清理異物,然后涂抹紅藥水。對較為嚴重的傷口在經過消毒處理后可用紗布包扎,特別嚴重者要及時送醫(yī)院治療。
7、骨折:發(fā)現幼兒骨折,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及時送望醫(yī)院救治。在急救處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處,發(fā)現受傷處流血應采取止血措施。為使骨折處得以固定,可在 幼兒骨折部位用寬繃帶和木板等把骨折處的關節(jié)暫時固定住。若是頸部受傷,要讓幼兒仰臥,并用有一定厚度的軟質物品墊在頸部兩側,以穩(wěn)定頸部原有狀態(tài)。若是肋骨處骨折,幼兒感到呼吸困難或胸部疼痛難忍,要檢查其血壓以防休克。若遇脊椎骨折時,切不可隨意挪動幼兒,要將幼兒平抬放到擔架上。若遇頜骨骨折時要立即清除幼兒口腔中的異物,防止異物堵塞喉嚨,也可用紗布等做墊托放在受傷的下頜處并用軟質物品托住受傷處,既保證幼兒的下頜固定不動又可以使幼兒易于開口。
8、燙傷:發(fā)現幼兒燙傷后要立即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或將燙傷部位浸入冷水中,輕者涂抹牙膏、肥皂水等,以防感染。
如果幼兒是穿著衣服鞋襪被燙傷,一定不要直接將衣物脫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燙傷處,而要用剪刀輕輕剪開幼兒的燙傷部位的衣物,視幼兒燙傷的具體情況用紗布包扎處理后及時送往醫(yī)院治療。
9、食物中毒:輕微中毒要及時給幼兒喝些清水,然后催吐。讓幼兒張開嘴,可用手指刺激幼兒咽喉部位或用小勺深入到幼兒嘴中并輕微用力壓迫其舌根處,引起幼兒發(fā)生反射性嘔吐,以減少毒素對身體的刺激。
嚴重中毒的在采取催吐的同時要及時送往醫(yī)院搶救治療,并將幼兒食用過的食物及嘔吐物裝在容器中留樣保存,以便為醫(yī)院化驗及解毒提供依據。
10、異物傷害:當幼兒誤將異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嗆住氣管時,教師要立即將幼兒的身體前傾,同時輕輕拍打幼兒的肩胛部位,或用手指深入幼兒口腔刺激催吐。若催吐失敗,應及時將幼兒送往醫(yī)院治療。若遇幼兒被魚刺卡住,可用勺子等器具輕壓幼兒的舌頭,然后用鑷子深入吼部將魚刺慢慢夾出。若無法將魚刺取出時,要及時送往醫(yī)院。
11、觸電:發(fā)現幼兒觸電時,要立即切斷電源,并撥打急救電話,將幼兒安置成復原臥式,狀況嚴重的要立即進行現場急救,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法進行輔助搶救。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幼兒各種意外傷害事故的緊急處理方法,看似很簡單,但是如果真正到了自己頭上,也許您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第一步該做什么?第二步該做什么了?希望小編介紹的這些知識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1.21 23:22:09
2021.01.21 23:04:17
2021.01.19 22:27:24
2021.01.19 22:22:29
2020.12.21 13:23:06
2020.12.21 12:24:42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4/25預防高空墜物常見措施有哪些?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