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寶寶易墜床的原因,學會早早預防”,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對于嬰兒墜床,父母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一旦寶寶學會翻身,就存在墜床的潛在危險。寶寶睡大床更易墜床,下面小編就來分析寶寶易墜床的原因,學會早早預防。
寶寶為什么會墜床?
寶寶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小寶寶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大腦缺乏對各種危險的辨別能力,加上對自身運動控制能力還不夠全面,以致在床上玩耍時,寶寶很容易墜床。
媽媽低估了寶寶的運動能力
運動是寶寶最快樂的事情,只要寶寶具備向一側(cè)翻身的能力時,就蘊藏著墜床的隱患。
媽媽對寶寶過于放心
媽媽覺得天天和寶寶在一起,對寶寶的運動特征、生活習慣、個性都比較了解,寶寶何時要活動,何時會安然入睡都了如指掌。恰是這種過度放心,讓媽媽疏于防范,難怪媽媽會納悶:寶寶剛才還睡得好好的,怎么會掉下來呢?
媽媽沒有充分認識到墜床的危險
除非出血,寶寶偶爾從床上掉下來不會有什么危險,這是大多數(shù)媽媽的想法。對墜床的不重視心理不可取,要知道盡管寶寶的肢體彈性好,但墜床仍然會給寶寶帶來傷害。
寶寶墜床應對策略
寶寶一旦墜床,媽媽第一時間要檢查寶寶有沒有直接創(chuàng)傷,接著就要看寶寶是否存在心理損傷。具體措施包括:
1.立即抱起寶寶,判斷身體哪個部位先著地或碰及其他硬物;檢查四肢的活動情況和頭
部有無腫塊;如果未發(fā)現(xiàn)異常,可以試著慢慢活動寶寶的手臂和腿,也可以讓寶寶通過玩玩具來活動肢體。如果寶寶活動自如或只是輕度皮膚擦傷時,可不用上醫(yī)院治療,媽媽只需抱起寶寶安穩(wěn)情緒,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損傷就好。
愛心叮嚀:寶寶墜床后至少觀察24小時,在此期間寶寶沒有異常表現(xiàn)方可解除警報。
2.如果確定寶寶是頭部著地,尤其是后腦勺先著地時,媽媽需特別重視。發(fā)現(xiàn)寶寶出現(xiàn)
高聲哭叫、睡覺不醒、嘔吐、非常興奮、四肢肌肉緊張、牙關緊閉、眼斜視等任何一個表現(xiàn)時,都需立即送往醫(yī)院,看是否存在顱腦損傷。
3.當寶寶出現(xiàn)四肢活動不對稱、觸及肢體或關節(jié)時出現(xiàn)哭鬧或痛苦表情時,需警惕是否
伴有關節(jié)、骨骼或臟器損傷,應及時到醫(yī)院治療。
寶寶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細心照料與呵護,在照看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周全,為寶寶排除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如果你對預防寶寶墜床的方法有哪些等有關兒童意外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兒童墜床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1.21 23:22:09
2021.01.21 23:04:17
2021.01.19 22:27:24
2021.01.19 22:22:29
2020.12.21 13:23:06
2020.12.21 12:24:42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4/25預防高空墜物常見措施有哪些?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