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異物卡喉,立即采取措施搶救”,很多人都關(guān)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生活中被異物卡喉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特別是兒童。吞咽?猛拍?…這些常用的方法其實會讓情況更遭!正確科學急救法,快學起來,關(guān)鍵時刻能救命!
孩子遭異物卡喉,立即采取措施搶救
異物卡喉,患兒不能呼吸,面色及全身青紫,躁動、掙扎只能維持2-3分鐘,心臟就會停止跳動。即使把腦死亡前的4-5分鐘算進去,也很難有足夠的時間送去醫(yī)院急救。所以,應就地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才有望挽救生命。
急救措施一 摳除口腔異物
異物未進入咽腔,可試行摳出,但若異物已進入咽腔,取出機會較小,此時最好不要用手指摳,因為這樣做說不定還會把異物塞入喉腔或造成咽喉黏膜水腫等險情。
急救措施二 一息尚存,鼓勵咳嗽
尚未完全窒息,還有嗆咳,應鼓勵患兒用力咳嗽,有時可能將異物咳出。
急救措施三 患兒倒傾,拍打背部
異物吸入氣道,應將其上身前傾60度,使其俯臥于搶救者的臂肘上,頭部下垂,然后用手用力拍打背部,可借助震動和重力,促使異物排出。
急救措施四 突加腹壓,沖擊氣道
有時咳嗽后,氣體呼出而不能吸入,肺內(nèi)氣體漸少,呼出氣流很小,這時需借助壓腹,膈肌上升的沖擊力,加大呼出的氣流量,將異物噴出。做法是讓患兒站立前傾,搶救者在其后用雙手重疊攏在患兒上腹部,沖擊性擠壓,使其腹壓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壓力,促使肺內(nèi)產(chǎn)生強大氣流從氣管內(nèi)沖出,有望將異物沖出來。
急救措施五 穿刺供氣,爭取時間
如果以上措施仍然不能解除窒息,患兒吸氣困難,“三凹征”(胸骨上、鎖骨上和肋間凹陷)明顯,多表明喉部阻塞,可在喉頭下穿刺氣管。做法是讓患兒仰臥,頸下墊枕,頭向后仰,在胸骨上方、甲狀軟骨下方摸到環(huán)狀氣管。用一個粗針頭,從兩環(huán)之間刺入氣管,有氣體噴出表明成功,雖有少量空氣吸入,也可暫時維持生命,贏得送醫(yī)院進行搶救的時機。
如果異物去除,阻塞緩解,患兒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或許能得到復蘇。
搶救異物卡喉窒息的效果很差,阻塞完全的患兒,能挽回生命的機會很小,因此,重在要預防異物卡喉。只要家長隨時警惕,讓孩子遠離危險,讓他摸不到、夠不著,把住異物進口關(guān),就有可能避免絕大多數(shù)異物卡喉的發(fā)生,杜絕卡喉窒息悲劇的上演。
如何預防異物卡喉
1. 孩子吃東西時不要跟他說話,更不要惹他哭或笑,以免食物被誤吸。
2. 看護孩子時,一定不要讓小孩單獨玩耍小于拳頭大小的玩具、零件等,更不要往嘴里、耳朵、鼻孔里放。
3. 幼兒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蠶豆等食物,家長給他們剝皮去殼將果實砸碎再喂;不能整塊吞食果凍,要將其掐碎分成小塊再吃;不可捏著鼻子給孩子灌藥,這是危險動作,當你捏住他的鼻子,他用口喘氣,就可能將藥水吸入氣道。
此類事件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發(fā)生,因此,兒科醫(yī)生提醒,有些東西不該喂小孩子吃,比如不能吃有皮的、有核的、或者是不容易消化的,比如葡萄、花生米、黃豆、果凍等等,如果非想要給沒有牙或者剛長牙的嬰兒吃原汁的水果,像蘋果、梨等,可以用湯勺刮著給孩子吃,或者是搗成糊狀。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2.05.06 10:02:13
2022.05.06 09:58:57
2022.05.06 09:57:54
2022.05.06 09:56:44
2022.05.06 09:55:39
2020.11.11 15: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