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小腸閉鎖和腸狹窄的治療方法”,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先天性腸閉鎖或腸狹窄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腸梗阻的癥狀,而癥狀出現(xiàn)的早晚和輕重則取決于梗阻的部位和程度,下面來看看先天性小腸閉鎖和腸狹窄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吧?
全身情況較好者,術前補充適量2∶1的10%葡萄糖液加林格溶液或生理鹽水。鼻胃管減壓,靜脈給維生素C和K,注射抗生素后施行手術。若存在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應糾正脫水和酸中毒,給氧、保暖,輸給適量新鮮血漿或全血,準備3~4h后施行手術。
(1)單發(fā)型空、回腸閉鎖手術:空腸遠端和回腸單發(fā)閉鎖施行腸切除端端或端斜吻合術。剖腹后確定閉鎖部位及類型,近端擴張腸管的直徑大小、蠕動情況,有無炎癥、壞死或穿孔。再檢查閉鎖遠端腸管直徑、長度,腸系膜是否缺如,結腸有無異位(腸旋轉不良)。切除近端擴張腸管15~20cm,切除前將腸內容物擠向閉鎖段一并切除。鹽水紗布包蓋腸管切端。輕提閉鎖遠端盲袋,由盲袋插入細硅膠管或針頭,緩緩注入生理鹽水,使遠端小腸擴張,直至鹽水進入盲腸。如疑伴有結腸閉鎖,應將鹽水注入結腸直至直腸,排除多發(fā)閉鎖。拔出硅膠管,斜形切除遠端盲袋腸管2~3cm,使對系膜側腸壁呈45°斜面,繼續(xù)剪開對系膜側腸壁使腸管口徑接近近端腸管,用5-0無損傷縫線,在腸系膜側和對系膜側經(jīng)漿肌層各作一針U形縫合。采用單層間斷內翻法縫合。先縫后壁,縫針由黏膜下進針,漿膜面出針,經(jīng)過對側腸壁漿膜面進針,黏膜下出針,收緊打結。完成吻合口端斜吻合術,縫合缺損的系膜緣。
吻合完成后檢查吻合口是否通暢或泄漏,理順腸管,同時檢查有無并存畸形。合并胎糞性腹膜炎僅松解可能造成梗阻的粘連部位,不宜過多操作。伴腸旋轉不良者行Ladd手術。
(2)空腸近端閉鎖手術:高位空腸閉鎖形成空腸起始部甚至十二指腸擴張和肥厚,單純腸吻合因保留蠕動功能不良腸管,術后梗阻持續(xù)存在,必須先裁剪或切除部分擴張腸管,方能促使術后蠕動功能恢復。
①近端腸管裁剪尾狀成形端端吻合術:提起閉鎖近端空腸,根據(jù)遠端腸管口徑大小,計劃裁剪擴張腸管的長度和范圍。然后于對系膜側切除部分空腸腸壁使形成尾狀。邊切除邊縫合腸壁止血,或用自動縫合器縫合。切除遠端腸管盲端,行端端或端背吻合術。為防止空腸吻合術后造成十二指腸空腸曲過度彎曲發(fā)生梗阻,需松解屈氏韌帶。將橫結腸向上翻起,于空腸起始部橫行切開后腹膜2~3cm,顯露屈氏韌帶。將其附著于空腸壁上的部分逐一結扎切斷,鈍性游離空腸起始使十二指腸曲下移,用細絲線縱形縫合后腹膜的切口。操作時注意避開屈氏韌帶右側的腸系膜上動靜脈,切勿損傷(圖3)。
②近端擴張腸管折疊縫合術:充分游離十二指腸空腸曲,于對系膜側將擴張腸壁向內折疊縮小腸腔口徑。用5-0絲線行針距1cm的連續(xù)漿肌層縫合。與遠端腸管行端端吻合術。吻合口完成后于系膜側和對系膜側各置1針穿過漿肌層的U形縫合,加固吻合口以防泄漏。本術式為Delorimier和 Touloukian(1993)推薦。優(yōu)點是增加小腸黏膜吸收面,對可能發(fā)生短腸綜合征的病例尤為有利。
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先天性小腸閉鎖和腸狹窄的治療方法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wǎng)還有很多關于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xù)關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2.26 21:36:52
2022.02.26 21:35:32
2022.02.26 21:33:49
2022.02.26 21:32:37
2022.02.26 21:31:31
2021.12.29 14:51:27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
07/13兒童遭遇性騷擾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