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飲食文化中有哪些特色主食?滿族飲食文化中
滿族飲食文化一直都深受人們的喜愛,有很多精美菜肴讓很多游客流連忘返,所以說很多游客都選擇去滿族地區(qū)游玩,那么滿族飲食文化中有哪些特色主食?
滿族人大部分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北京市。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城市中,工人和知識分子較多。滿族歷史悠久,周秦時的肅慎及后來的挹婁、勿吉、女真族都是滿族的先民。滿族人過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蕎麥為主食,現(xiàn)在以小麥、大米為主食。主食品種豐富,有餑餑、煮餑餑(餃子)、米飯、秫米水飯、高粱米(秫米)豆干飯、豆擦糕、酸湯子等。好吃黏食和甜味食品。滿族面食品種繁多,制作精美,所以又有“滿點漢菜”的說法。下邊簡介幾種有代表性的主食。
滿族也喜歡食用米粥、米飯。滿族主食的最大特點是粘、涼。滿族菜肴以肉食為主。其中主要有豬、羊。滿族菜肴的烹飪制作,以燒、烤為主,而以蒸、燉、煮、炸為輔。
小肉飯:即滿族傳統(tǒng)主食揚子飯。用炒豬肉丁與高粱米燜制。再多放些水,就會做成鞋子粥。
龍虎斗: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飯?!岸贰奔础岸埂敝C音,大米、小米喻之龍、虎,故稱“龍虎斗”。
秫米水飯:東北大部分地區(qū)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xí)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馇子飯后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nèi),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餑餑:餑餑是滿語詞匯。滿族餑餑除用麥面做的饅頭稱餑餑外,還有豆面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是滿族日常主要食品。春天用滿族人黃米、小黃米加豆面做豆面餑餑。
夏天用粘高粱面和小豆泥做蘇葉餑餑(外包蘇葉而得名),秋天用大、小黃米面、豆泥做粘糕餑餑,油煎或蘸糖吃,香甜可口。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 也稱小窩頭。
酸湯子:用稍微發(fā)酵后玉米面團,用手和特制工具將其擠成筷子粗細(xì)的面條,葷炒、素炒或做湯面。略帶酸味,吃起來比較爽口。酸湯子是粗糧細(xì)作的的好辦法。
滿族點心:薩琪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滿族飲食文化特色主食有很多,上面詳細(xì)的介紹了滿族特色主食,讓人們對于滿族這些特色主食有了詳細(xì)的了解,所以說如果想要了解這些旅游飲食安全小知識,想要了解我國的飲食習(xí)慣風(fēng)俗有哪些,那么可以登錄佰佰安全網(wǎng)來進(jìn)行了解。
責(zé)任編輯:何顯搶
2022.07.04 22:30:33
2022.07.04 22:28:59
2022.07.04 22:14:58
2022.07.04 22:13:36
2022.07.04 22:12:34
2019.05.24 17:49:24
05/10飲食防輻射靠譜嗎?
04/05學(xué)校哪些地方需要配置滅火器?
07/13腦梗老人如何進(jìn)食飲食調(diào)理和治療?
07/30夏季飲食很重要,掌握技巧才能達(dá)到養(yǎng)生效果
12/28如何保障校園食堂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