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老年人在平時的生活中有這么一個習慣,也可以說有這么一個誤區(qū),喜歡在吃完晚飯后,立馬到小區(qū)院子里散散步,他們認為這樣可以促進食物消化,幫助腸胃更快地吸收。但是殊不知,其實飯后散步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飯后立即散步,不僅對身體沒有幫助,還會產生“副作用”呢!
老人散步的好處很多,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實,這種說法并不科學。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后胃正處于充盈狀態(tài),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飯后適當休息一下,可保證胃腸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但是不合理的散步也是有危害呢,老人飯后散步有什么害處呢?佰佰安全網和大家看看吧。
如果餐后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再說,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進食物的條件反射而產生的,胃部飽滿,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餐后散步,胃部在活動中快速蠕動,把沒有經充分消化的食物過早地推入小腸,使食物的營養(yǎng)得不到充分的消化與吸收。有 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yǎng)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于“饑餓”狀態(tài)。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tǒng) 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些人是飯后“不能走”的,如患有胃下垂的 病人。這些人飯后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以選擇在飯后平臥10分鐘。因為飯后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后運動。因為飯后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從而加重病情。
另外,餐后散步對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癥、糖尿病、慢性食道病以及進行過胃部手術的病人也很不利。它有可能導致心絞痛,加重頭暈,上腹飽脹不適,體位性低血壓、早搏、心動過速,以及陣發(fā)性房顫等。
另外,冬季氣溫低,就餐環(huán)境室內外溫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因此,飯后適當靜坐,閉目養(yǎng)神30分鐘然后再活動比較合適。
原來是這樣呢,老人散步要講究正確的方式和方法,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家人也要掌握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識,幫助老人合理的鍛煉。
責任編輯:慕丹萍
2022.12.30 20:58:51
2022.12.30 20:57:42
2022.12.30 20:56:24
2022.12.30 20:54:41
2022.12.30 20:53:39
2022.12.10 21:52:13
07/17服用性藥時該注意什么?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
11/30照顧癱瘓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跟小編了解吧
07/17借錢給別人要注意什么?
02/25出境游該注意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