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深化我市“一暢兩會”消防專項整治工作,加大消防常識和技能的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質,及時消除火災隱患,最大限度減少火災危害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我市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
火炬區(qū)管委會,各鎮(zhèn)政府、區(qū)辦事處,市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我市“一暢兩會”消防專項整治工作,加大消防常識和技能的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質,及時消除火災隱患,最大限度減少火災危害,根據《公安部消防局2008年工作要點》提出的“深化消防宣傳和教育培訓”要求和中山市2008年消防工作會議部署,現(xiàn)就加強全市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緊緊圍繞“人人參與消防,共筑平安奧運”的目標,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減少火災隱患和火災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最大限度增強社會防控火災能力的總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著力點,以消防工作社會化為基礎,以“人人受到消防安全教育、人人增強消防法制觀念”為要求,堅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努力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fā)生,為北京奧運會順利舉行和平安和諧中山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huán)境。
二、工作目標
按照“政府統(tǒng)一領導、部門依法監(jiān)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原則,全面落實各級、各部門的消防工作責任,構建和完善政府統(tǒng)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的消防工作新格局。進一步挖掘和發(fā)揮社會力量,創(chuàng)新消防宣傳模式和培訓工作機制,打破以往僅靠消防部門開展工作的局面。結合奧運消防安全保衛(wèi)專項行動,在全市范圍內迅速掀起“人人參與消防,共筑平安奧運”的消防安全宣傳高潮。切實加強我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健全以青少年為重點的消防基礎和科普教育。完善以各級、各類消防隊站為依托的宣傳培訓教育基地的硬軟件設施建設,提高消防宣傳普及率。加大以“一暢兩會”為基礎內容的培訓,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尤其是各類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
三、組織領導
全市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由市政府統(tǒng)一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實施。為確保工作順利開展,成立中山市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消防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協(xié)調消防工作的副秘書長、市公安局分管消防工作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委農辦、市公安局、經貿局(信息產業(yè)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設局、交通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衛(wèi)生局、國資委、安監(jiān)局、法制局、規(guī)劃局、城管執(zhí)法局、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旅游局、工商局、團市委、市政府應急辦、公安消防局、科協(xié)等單位領導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公安消防局,市公安消防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消防公益宣傳。各鎮(zhèn)區(qū)應加大消防公益宣傳經費投入,在主要街道、路段、路口規(guī)劃設立消防公益宣傳廣告燈箱、宣傳牌;各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以及社區(qū)、村(居)委會應在人員較為集中的地段設立消防宣傳專欄,張貼消防宣傳瓷磚壁畫、海報、廣告等,并根據各階段重大消防工作部署及時調整宣傳內容;市交通管理部門要督促有關單位在車站、碼頭及市內運營的各類公共汽車上開辟消防宣傳板專欄、報墻,懸掛公益宣傳廣告;市公安消防機構要積極指導各鎮(zhèn)區(qū)、各單位在全市住宅小區(qū)、人員密集場所、重點單位的出入口、樓梯間、休閑場所懸掛消防宣傳公益廣告,全面推動消防宣傳進入千家萬戶、深入群眾生活。
(二)實施“消防宣傳大使”計劃。根據全省消防工作部署,實施“消防宣傳大使”計劃,聘請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配合消防工作和消防隊伍發(fā)展的鎮(zhèn)區(qū)黨政領導、企業(yè)家、社會知名人士擔任“中山消防宣傳大使”,通過他們更廣泛發(fā)動社會各界人士及廣大群眾、企業(yè)員工自覺學習消防知識,參與消防培訓,宣傳消防安全,提高安全意識。
(三)組建“消防志愿者”隊伍。結合公安部消防局“中國消防志愿者”評選活動,從各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的干部、員工及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在校師生中挑選一批熱愛公益事業(yè)、積極參與消防公益活動的“消防志愿者”,由市公安消防機構組織專業(yè)培訓,使其掌握基本的防火、滅火常識和逃生自救技能,培養(yǎng)志愿者良好的消防安全隱患防范整改意識,打造一支由社會各行業(yè)人員組成的、具有中山特色的“消防志愿者”隊伍,切實增強全社會整體火災抗御能力。2008年10月底,評選出“中山市十大優(yōu)秀消防志愿者”,并參加全省、全國優(yōu)秀消防志愿者評選。
如果想了解相關法規(guī)解析和案例可關注佰佰安全網的安全說法頻道。讓你的生活更安心。
責任編輯:趙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