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牛羊肉等其制品中的反式脂肪是天然的,對人體健康無害,可是人造的反式脂肪,在安全上卻有很多爭議。因此,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6日宣布,人造反式脂肪對公共健康構(gòu)成威脅,將在3年時間內(nèi)徹底消除美國食品體系中的人造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甜點、油炸食品中 對健康有威脅
據(jù)悉,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它能使食品不易變質(zhì)、能增添食品酥脆口感、易于長期保存,因此被大量運用于食品制造保存中。例如油炸食品中的薯片、方便面、麻花、油酥餅等;烘烤食品中的餅干、泡芙等;奶油奶茶類中的奶油蛋糕、奶油面包、奶茶、巧克力、冰淇淋、沙拉醬等。
北京朝陽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賈凱表示,反式脂肪對人體健康有威脅,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會增加肥胖風險;還有可能降低記憶力,增加老年時患阿爾茲海默癥患病率;使血脂異常,導致心血管疾病等。
不過專家解釋,反式脂肪的攝入只是一個營養(yǎng)問題,還不是一個食品安全問題,完全避免反式脂肪的攝入,不現(xiàn)實也沒必要。我國衛(wèi)生部2013年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規(guī)定,每天攝入反式脂肪酸不應超過2.2克。
我國居民反式脂肪攝入量遠低世衛(wèi)建議值 暫不需禁令
提到美國禁止人造脂肪對中國的借鑒意義,專家表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做法確實給了我們一些提示,比如要對老百姓多做一些反式脂肪的科普,告訴他們這類脂肪是對人體健康有威脅的,應該盡量減少攝入。但是意義也僅僅于此,中國人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在安全范圍內(nèi),暫時還沒有必要制定此類禁令?!?
據(jù)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14年發(fā)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顯示,我國居民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0.16%,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居民也僅為0.34%,遠低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的1%限值。
也許,我國居民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飲食習慣不同,我們沒必要看到美國完全禁用人造反式脂肪,就產(chǎn)生恐慌。中國人的主要飲食是植物性食物,動物性脂肪攝入沒有歐美人多,有專家表示,即使美國嚴格按照禁令禁止人造反式脂肪,其攝入量依然在中國之上。更多食品安全資訊請關(guān)注佰佰安全網(wǎng)!
山東2000噸大蒜被韓國退回 原因并非一氧化碳超標
2015年2月9日,涉事蒜農(nóng)宋加才告訴記者,他不知道這一說法從何而來,他們處理大蒜用的根本不是一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絕不可能有一...[詳細]
北京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辦法執(zhí)行 以星級評判
“量化分級評定是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綜合水平的客觀反映,這在全國是個創(chuàng)新,并且列入了2015年市政府的折子工程”,北京市食品藥品監(jiān)...[詳細]
深圳皇崗海關(guān)查獲5.6噸凍肉 衛(wèi)生質(zhì)量堪憂
8月2日,深圳皇崗海關(guān)查獲5.6噸不合格凍肉,價值超過50萬元人民幣,其中衛(wèi)生質(zhì)量問題存隱患。其中大部分為凍牛肉,其余為凍雞爪、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