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那些大齡“剩男剩女”來說,最害怕的就是父母逼婚。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陜西咸陽一名30歲的小伙子說出了自己的經歷,由于現(xiàn)在還沒有對象,父母跑到他經營的快餐店里將顧客攆走,阻止營業(yè)。而他則在自己餐廳門上貼上“家長逼婚,暫停營業(yè)”的告示以此來表示抗議。
快餐店正營業(yè)老板父母堵門砸店
7月9日下午7時許,咸陽市一家快餐店正在營業(yè),突然進來兩位老人,二人進門后將店里的客人往外趕。
“他們是店老板的父母,對顧客說不營業(yè)了?!痹摰杲浝砝罴t勃稱,當時正是飯點,店里有20多名顧客,兩位老人在門口阻止顧客進店。李紅勃趕緊向老板反映此事,老板李某讓打印幾張“家長逼婚 暫停營業(yè)帶來不便 敬請諒解”的告示貼在店門上。
聽說兒子還有一家店,李某的父親便向那家店趕去,李紅勃隨即也通知這家店貼上“家長逼婚”的告示?!袄钅车母赣H到達另外一家店時,看見門上貼著‘家長逼婚’的告示很生氣,拿凳子把收銀臺上的電腦砸了。”回想起當時的場面,李紅勃還心有余悸,“顧客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了,都被嚇走了。”
砸了第二家店后,老人又返回第一家店,將門上貼出的告示撕下。“要砸店被大家阻止了下來。”李紅勃稱,幾個人在現(xiàn)場勸說,直到當晚12時,兩位老人才離開。
嫌兒子不結婚父母從周至到咸陽“逼婚”
昨日,涉事的快餐店已正常營業(yè)。店員提供的照片顯示,9日那天,門上貼了3張寫著“家長逼婚暫停營業(yè)”字樣的紙張,店內除了幾名工作人員外,并沒有顧客,而門口處坐著兩位老人。
原來,老板李某今年30歲,平時忙于工作,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讓李某感到意外的是家人為了“逼婚”,從周至家里跑到咸陽阻止他營業(yè)。李某稱,父母并沒有告訴他們要來咸陽。事發(fā)時,他正在縣區(qū)的店,“接到經理的電話,我也不敢回來,怕矛盾激化。”
李某說,顧客就餐時遭到父母阻攔,他得給顧客一個說法,無奈之下才貼出“家長逼婚”的告示。對于沒有對象,李某說:“男人要有責任感,沒遇到合適的,稀里糊涂結婚對誰都不好?!眱鹤記]有對象,為何這么生氣?李某的父母避而不談。
“父母的做法有點偏激。”李某的表叔楊師傅稱,李某是家里老大,還有弟弟、妹妹兩人。在農村有個習俗,老大沒有結婚,老二就不能結,李某的父母很著急,曾多次向自己訴苦。他也曾勸說過,但兩人思想比較傳統(tǒng),一心希望孩子盡快成家。9日那天,得知李某的父母要到咸陽砸店時,他勸阻了但沒有攔住。隨后,他打電話答應好好勸李某盡快成家,兩人才同意回去。
父母“逼婚”都有哪些手段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日前發(fā)布的《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超四成的父母選擇不斷地言語催促;近兩成的父母喜歡“發(fā)動群眾”,用親朋群體施壓;還有的父母直接趕鴨上架,強行安排相親約會。同時,也有近三成單身人士因父母干涉有失敗的感情經歷。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鋼說:“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傳宗接代,天經地義’思想是抹不去的。孩子始終是中國父母的最大寄托。”而面對父母逼婚,男性和女性共同的首選方案就是“躲”。有65.9%的女性和55.9%的男性選擇“想盡辦法躲父母”。
事實上,“中國式逼婚”更是當下青年人婚戀困境的縮影。每一個“剩男剩女”的背后,都有著錯綜復雜的利益考量和情感糾葛?!爸袊奖苹椤迸c“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成家才能立業(yè)”的傳統(tǒng)思想息息相關,而這種依附于傳統(tǒng)觀念的父輩期待與年輕人正面臨的“結婚成本高”“合適對象少”等現(xiàn)實壓力形成的反差,正是將父母子女之間的相處逼入對抗模式的根本原因。
佰佰提醒:由家長逼婚所導致的家居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年輕人面對這種處境需懂得換位思考,孩子成家立業(yè)對于父母來說是頭等大事,兒女們還需多體諒。
相關新聞:男子怕家人逼婚 劫持女子跟其回家過年
更多家居安全常識與資訊請關注佰佰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