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年天主堂年久失修遭蟲蛀 時隔20年大修
這座具有115年歷史的教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徐家匯天主堂曾發(fā)布公告稱,因年久失修,教堂內部有建筑物經常掉落,使參加彌撒的教友和參觀的游客都受到驚嚇。在關閉一個多月后,徐家匯天主堂從2015年11月16日開始大修,計劃于2016年8月17日結束。
這是近20多年來徐家匯天主堂的首次大修。
年久失修嚇到教友和游客
徐家匯天主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區(qū)的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稱為“圣依納爵堂”。
1847年,耶穌會在徐家匯建立會院前,明代中國天主教徒徐光啟的后裔已在此建有經堂。19世紀末,徐家匯開始籌建天主堂,于1896年起蓋工棚,1904年動工,1910年9月落成,是年10月23日舉行開堂典禮。
已建成115年的徐家匯天主堂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特式教堂,有紅色的磚墻,白色的石柱和青灰色的石板瓦頂?,F存的整幢天主堂建筑高五層,坐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整個教堂寬28米,最闊處34米,堂脊高26米,鐘樓塔高56米,南北對峙。徐家匯天主堂可容納3000余人,曾有“遠東第一大堂”之美稱。
近年來,這座哥特式老建筑存在屋面漏水、樓梯木結構被白螞蟻蟲蛀、外墻青石人像和線條分化嚴重、清水墻部分損壞等狀況,且部分教堂的使用功能也跟不上時代要求,上次修繕還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
2015年8月,徐家匯天主堂發(fā)布公告:“因年久失修,又逢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使教堂嚴重漏雨,教堂內部有建筑物經常掉落,最近情況更加嚴重,造成了安全隱患。使參加彌撒的教友和參觀的游客都受到驚嚇。出于安全考慮,徐家匯天主堂決定從2015年8月24號起關閉。等待修繕。”
將重現中世紀哥特式教堂風貌
早在2013年,徐匯區(qū)就計劃對天主堂就有一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并將方案報上海市文物局批準。
徐家匯天主堂的修繕工期從2015年11月16日至2016年8月17日,修繕項目由徐房集團上海徐房建筑實業(yè)公司承接,將盡可能恢復教堂當年的原有風貌。按照修繕方案,此次徐家匯天主堂修繕將秉承修舊如舊、重現歷史風貌的原則。
修繕將分兩個部分進行,即室內空間和外部空間。其中,室內空間包括穹頂及內墻的檢修、涂料;唱經樓木欄桿、木地板加固和出白油漆;地板的更換等。在上次大修時,天主堂地板原來的方磚被換成水泥地坪,只有教堂中心的一條花磚通道保持原樣。在此次修繕中,計劃全部恢復成原來的青磚,參考原來方磚的大小、尺寸、顏色等進行選材,同時教堂中心的花磚通道將在清洗后保留,整座教堂內部將進行徹底的白蟻防治。
在外部空間的修繕上,除了對鐘樓上的十字架進行油漆加固,對屋架等進行防腐、防蟻外,天主堂的屋面將改回原來的頁巖板。天主堂屋面所用瓦片最早都是清一色的石板瓦,這些瓦片材料屬于頁巖,全部從歐洲進口。1991年修繕時,由于屋頂瓦片破損較厲害,被全部更換成目前使用的普通黏土瓦。此次修繕將把這些黏土瓦換回教堂最初使用的進口頁巖石板瓦,這樣最能呈現出這座仿法國中世紀哥特式教堂的古樸風貌。
此外,教堂修繕工程中還計劃對女兒墻進行修繕或重砌,把天主堂玻璃改為具有宗教特點的鉛條鑲嵌玻璃。工程負責人表示,修繕完成后,將盡可能恢復教堂百年前的原有風貌。
佰佰延伸新聞:這樣的建筑群,你見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