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12月28日地鐵實施新票價票制后,軌道交通日客流下降約80萬人次,降幅約為8%。10號線和八通線乘客量下降幅度明顯。
票價調(diào)整后地鐵客流變化
線路 客運量變化
10號線 -18.0%
八通線 -15.0%
亦莊線 -13.2%
1號線 -13.0%
2號線 -12.9%
13號線 -12.5%
房山線 -11.8%
4號線+大興線 -10.7%
9號線 -9.8%
昌平線 -7.5%
5號線 -4.0%
機場線 -3.8%
8號線 -2.6%
6號線 3.6%
15號線 9.4%
14號線 118.1%
詳細分析:
10號線客流同比降18%,降幅最高
地鐵除新開的四條線(段)客運量為正增長外,其他線路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特別是10號線日客運量減少34萬人次,同比降幅最高,為18%。其次,八通線受6號線二期開通分流影響,客流降幅也達到了15%。
交通部門分析,短途和長途客流下降最明顯。比如6公里以內(nèi)的出行,客流下降8.8%;4公里以內(nèi)的出行降低了11.5%。這基本達到了“引導短途客流乘坐地面公交出行”的設想。乘距超過52公里的地鐵客流也明顯減少,其中52公里至72公里的客流下降15.2%;72公里以上的客流下降13%。
北京交通發(fā)展研究中心表示,雖然票制調(diào)整后客流出現(xiàn)明顯下降,但乘客出行特征短期內(nèi)未發(fā)生較大變化,下一步將重點研究該部分客流的轉(zhuǎn)移方式。
9條線高峰仍超滿載率
地鐵調(diào)價后1號線、10號線等10條線路高峰小時滿載率略降,受6號線二期及14號東段開通影響,6號線的滿載率反增了8個百分點。
目前,高峰小時滿載率依舊超過100%的線路分別是1號線、5號線、6號線、9號線、10號線、13號線、昌平線、八通線、4號線—大興線。昌平線依然是最擠的一條地鐵線,滿載率高達138%,這意味著每平方米要擠下七八位乘客。
早高峰客流僅降3.9%
軌道交通分時段進站量變化呈不均衡特征。工作日日間平峰客流向其他交通方式轉(zhuǎn)移人數(shù)最多,平均降幅達11.8%。早高峰客流同比下降僅3.9%,晚高峰也只下降了8.7%。尤其是20時之后,受到部分公交線路收車較早等因素影響,客流只減少了3.3%。
北京交通發(fā)展研究中心分析,票制票價的調(diào)整雖然短期內(nèi)影響軌道客運量呈下降趨勢,但平均運距、換乘次數(shù)、出行時間等主要客流指標特征并未出現(xiàn)較大波動,出行距離構(gòu)成在一定程度較調(diào)價前更加優(yōu)化,高峰期間擁擠率也得到了緩解??傮w來說軌道票制票價改革過度平穩(wěn)、對客流影響程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