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正強,湖北咸寧人,今年20歲,高中學(xué)歷,在海寧工作,這個高溫季,月入上萬元。
盡管履歷平平,郝正強的收入仍然超過了許多比他履歷更好的人。收入是光鮮,但其中的每一元錢,都是辛苦錢。
有人說,這么熱的天愿意為你下廚房的一定是“真愛”,天氣一熱,不少家庭放棄了煮飯,許多白領(lǐng)也選擇宅在辦公室,吃喝全由外賣解決。郝正強從事的工作,正是一名專業(yè)的外賣騎手,也就是外賣送餐員。這個夏天,他異常忙碌。
訂單量多了1/3 月收入能破萬
7月30日,星期六,郝正強像往常一樣,在早上10點來到公司取車,公司的休息室里已經(jīng)坐了不少同事,大家都在等待一天中的第一單。
郝正強曬得黑黑的,這讓他看起來更成熟一些,笑的時候,才顯現(xiàn)出一個20歲小伙的稚嫩來。從事外賣騎手幾乎沒有什么門檻,有一輛電動車、一部智能手機,就能開始工作,而這些公司都能夠提供,公司里有充足的電瓶可供每日更換,每月還補貼通訊費,外賣騎手做一單就是一單的收入。
原先,他跟著表哥學(xué)做腳手架,不過他沒能掌握這門技術(shù),學(xué)徒時每月僅有2000元的收入。去年7月,他做起了外賣騎手,這個工作他覺得“門檻低、來錢快、自由”,至今正好一年時間。
“送一單我能掙5元,7月開始高溫,每單還能多補貼1元,別小看這1元,一個月下來就多掙了一兩千元。平常我能掙八千元,高溫季能達到上萬元?!焙抡龔娬f,他們的工資制度改革過,從原本“底薪+提成”改成沒有底薪,但提高每單的提成,這對他這樣的“老手”來說,工作的積極性更強了。
記者從“餓了么”訂餐平臺海寧地區(qū)的負責人這邊了解到,近段時間的高溫天氣,平臺收到的訂餐量有所增加,一天在1500單左右,比平常天氣多了1/3,甚至1/2。
早上10點27分,手機的提示音一響,郝正強迎來了當天的第一單。他迅速地騎上電動車,沖進戶外35℃+的高溫里。
給別人送餐 自己卻無暇吃飯
外賣騎手的工作,就是在訂單確認后,前往指定的餐廳取餐,然后送達相應(yīng)的顧客手中。路上用了6分鐘,郝正強以電動車的全速來到文苑南路上的一家餐廳,從眾多的外賣訂單中,找到所屬自己平臺的那一單。根據(jù)訂單信息顯示,這一單送達的區(qū)域并不遠,就在附近的百合新城翡翠苑小區(qū)。但沒想,他的第一單生意就遇上了麻煩。
郝正強到達指定小區(qū)后,撥通顧客的電話,顧客表示會下樓取餐。等待多時以后,仍不見人取餐,他再次撥通電話,對方卻表示已下樓等候。經(jīng)過反復(fù)溝通,原來顧客的家位于馬橋街道翡翠園小區(qū),在設(shè)置定位時,顧客把位置定在了百合新城翡翠苑小區(qū),按照服務(wù)范圍,翡翠園小區(qū)并不在配送范圍內(nèi),這單耽擱了他不少時間。
時已臨近11時,訂餐逐漸進入高峰,郝正強的訂單一單接著一單而來,而他還在苦于第一單的處理,這讓他很著急。對于外賣騎手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一遇到紅燈停下車來,逐漸升高的氣溫使得他汗水直流,這個短暫的間歇,他除了擦汗、喝水,腦子里還在不停地規(guī)劃送餐路線,合理的路線,能把他之前耽擱掉的時間“追”回來。
對于點外賣的顧客而言,希望越快拿到外賣越好,對于外賣騎手而言,同樣希望越快送出外賣越好,大部分時候,兩者的利益趨同。但在訂單高峰期,外賣騎手手中同時有許多訂單,他在心中規(guī)劃了最優(yōu)路線,可能使絕大部分顧客能第一時間拿到外賣,但一小部分顧客,也可能由于這一時間段內(nèi)沒有同方向的訂單,而被外賣騎手安排在相對“稍后”送餐的隊列里。
顧客的催送電話、平臺發(fā)出的超時預(yù)警音,讓郝正強在這個高溫天里,覺得更加燥熱。
“有的顧客不理解,對我們有指責,的確會影響到工作的心情,但更多的顧客,能夠理解我們的工作,這讓我們覺得高溫天里也舒心了不少?!焙抡龔娬f。
氣溫節(jié)節(jié)攀升,到下午2時,達到一天中最高的37度,郝正強手里派到的訂單仍在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他奔波在路上,沒有吃飯的時間。直到下午3時15分,郝正強才順路帶了一份快餐回到公司。其實,這次回公司,并不是為了吃飯,更重要的是換電瓶。一邊吃飯,他算了算半天的勞動成果:共完成36單,按每單6元計算,收入為216元。
一天送餐里程等于橫穿海寧4次
在海寧工作一年,郝正強走街串巷已是十分熟悉,他一小時能完成十多單,相比剛開始從業(yè)時,一小時完成兩三單,有了很大的進步。
除了自身對路況的熟悉,智能的派單系統(tǒng)也提高了外賣騎手的工作效率。據(jù)郝正強介紹,系統(tǒng)會根據(jù)他手上的訂單情況以及所處的位置來派單。記者注意到他在市區(qū)銅鑼灣小區(qū)送餐時,訂餐平臺又派他去銅鑼灣小區(qū)附近的商鋪取餐,送完餐下樓就能去取。這套智能的系統(tǒng)讓外賣騎手在同樣的工作強度下,獲得了更高的收入。
收入雖然高,但郝正強告訴記者,這都是風吹日曬換來的,一天中太陽最肆虐的時間,恰恰是外賣生意最火爆的時段。要是訂單集中,送的晚了遭投訴,外賣騎手面臨的處罰輕則這單白送,重則罰款上千元。要是路上出了點事故、外賣被竊,這也都需要自掏腰包。
“我這一天要給車換3次電瓶,1天的行駛里程在230公里?!焙抡龔娬f。與之相比,海寧的東西長也不過50多公里。
記者了解到,像郝正強這樣的外賣騎手,每天運送著各類美味,卻從未能按時吃過飯;一個月僅有兩天假期,蒙頭睡一覺就是最好的休閑;不斷從嚴的要求緊繃著工作狀態(tài)。高溫催熱了外賣行業(yè),但這高溫錢,并不容易掙。
了解關(guān)注更多公共安全知識,盡在佰佰安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