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亚洲熟妇无码专区|丝袜国产污视频在线播放

  • 購物 手機

    如何避免虛假招聘信息上當受騙

    2018-09-10 12:05:01 來源: 佰佰安全網 3778人閱讀
    導語:

    如今,求職者在面對各種招聘信息的時候,要注意篩選真假,以免上當,今天佰佰安全網來給大家介紹下如何避免虛假招聘信息上當受騙。

    如何避免虛假招聘信息上當受騙

    在招聘會上求職者經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真真假假、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招聘信息,很多人因此會上當受騙。最近專家分析了一些虛假的招聘信息以引起求職者的注意。那么,如何避免虛假招聘信息上當受騙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列舉一些虛假招聘,提醒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1、人員儲備法

    有些求職者在職業(yè)介紹市場中找到滿意的招聘信息,開好面試單后精心準備。但到了面試單位,有的問上幾句,有些只讓填上一張表了事。這樣的招聘只不過是虛晃一槍,為的是儲備人員,其目的不是真的為了儲備,而是怕本單位人員跳槽,可以補缺。這類招聘信息,尤其要求應聘者郵寄個人簡歷為突出。

    2、招聘傳銷

    傳銷在我國是明令禁止的,有些民營私企就用這個辦法來進行傳銷。如求職者在市場招聘中看到這樣的信息,你就可以作出判斷:如:企業(yè)欲招20名電話接線員,年齡不限,無性別要求,學歷初中以上,月薪800元。在求職者面試時卻要求應聘者購買一定數量的貨物,然后通過電話銷售給其他客戶。用該單位的話,通過電話和對方接上關系,然后把產品銷售出去,即所謂電話接線員。

    3、聚財辦公司

    有些企業(yè)在職業(yè)介紹市場上說是招聘員工,不如說是尋找合作伙伴。如有家非正規(guī)就業(yè)組織招聘洗車工,求職人員去面試后,卻被告知,洗車設備尚未購置,要求職者先交上6000元或8000元才能被錄用。

    4、廣告作用

    由于發(fā)布招聘信息都是在公益性的職業(yè)介紹市場里,企業(yè)一般不要支付任何費用,因此,有些企業(yè)利用這個網絡平臺以發(fā)布免費的廣告。一些企業(yè)為了長期在網上發(fā)布招聘信息,以產生廣告效應,把崗位有計劃地,分批分步地進行流動,夸大招用數量,同時延長招聘時間,以達到做免費廣告的作用。

    5、施壓在職人員

    一些勞動強度大、時常加班加點而薪水較低的企業(yè),一般招聘數量較多的人員,而且招聘時間和地點往往是上班時間在工廠大門口,或者放在中午的食堂里,目的是向上班族施壓,以達到恫嚇員工的目的,因為,這些企業(yè)并不是真的想招人,求職人員切莫上當。

    6、企業(yè)免遭破產

    據報,有些企業(yè)連員工工資都發(fā)不出,還在招聘員工,有得還被員工告上法院。這時招聘員工也就有問題了。這些即將破產的企業(yè),不斷地在網上招聘員工,是想把員工工資分散化,一般拖欠每個員工2至3個月的工資,在試用期內辭退,在態(tài)度上還十分誠懇,承認拖欠了員工工資,并向員工保證,一旦企業(yè)正常運轉,就償還所欠工資,這是為了分散矛盾,使企業(yè)暫時免遭破產,這樣的企業(yè)也在招聘員工,你覺得他們真會用你吧?

    7、騙取錢財

    在一些招聘信息中,有些是不實的信息,目的是為了騙取你口袋中錢財。通常這些信息的發(fā)布是十分含蓄的。如有家快遞公司,說是招聘快遞員,須自備助動車或摩托車。當求職人員前去應聘時,工資不是如招聘信息所說的底薪提成,而是根據快遞物品的貴重價值路線遠近來提成,而且在進入企業(yè)時必須出資300元來購買企業(yè)提供的一頂帽子、一只挎包、一件馬甲和雨披等。據有關人士估算,光這幾件物品價值就要120元至150元,假如有30人應聘,每人收取300元,有15人錄取,就可獲利2000多元。

    8、巧”辦務工證

    在職業(yè)市場常見有些單位打出為外地勞動力辦理務工證的招聘信息。不管他這樣的做法是否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但這類招聘信息大多不實,別說湖南人不招,有時外地人也不要。究其原因,這些單位的人已招好了。

    最后,佰佰安全網友情提醒,除了上述虛假招聘,還有其它各種招聘手法,求職者進入勞務市場或是招聘網站,一定要多睜一只眼,冷靜思考一下,對于那些高報酬、低門檻的招聘崗位要特別注意、多咨詢,以免上當受騙。

    稍后,我們介紹常見招聘詐騙陷阱有哪些,歡迎關注這部分職場詐騙防范小知識。


    責任編輯:鄒蘭

    • 評論
    • 評論
    以下網友言論不代表佰佰安全網觀點 發(fā)表

    相關閱讀

    為更好的為公眾說明安全知識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來源于網絡的圖片插圖,無任何商業(yè)性目的。適用于《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六條“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向公眾提供的作品中適當引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之規(guī)定。如果權利人認為受到影響,請與我方聯(lián)系,我方核實后立即刪除。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