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開始,北京市開始全面動用罰款方式向中國式過馬路說不,行人闖紅燈將被罰款10元,非機動車闖紅燈罰款20元,且均為當場處罰。交管部門表示,目前,罰款方式先針對不聽勸阻、帶頭硬闖紅燈的騎車人和行人。
4月8日,北京市交管局宣布正式治理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的行為,經(jīng)過一個月的“緩沖期”后,今天北京交管部門開始對闖紅燈“動真格兒”。下午三點,在北京市西四環(huán)五棵松路口,兩名二十幾歲的男青年不僅闖紅燈而且還斜穿馬路。他們被現(xiàn)場執(zhí)勤的交警攔下。這兩位男青年由于認錯態(tài)度比較誠懇,并沒有被罰款。但是據(jù)這位交警介紹,今天已經(jīng)開出了對行人闖紅燈的罰單。
記者:“今天開罰單了嗎?”
交警:“罰了,有難度,行人不像車,可以插卡刷違章,他過來后不能強攔,能勸要勸一下,實在不聽再處罰?!?
記者:“您覺得今天加強措施以后,闖紅燈的現(xiàn)象少了嗎?”
交警:一目了然啊,您看現(xiàn)在不都在路口等著嗎?”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大部分行人還是遵守交通規(guī)劃,耐心地等紅燈。不少市民對闖紅燈罰款這項措施也表示了理解。
行人:“挺好的,應(yīng)該這樣,要不然行人過馬路汽車左轉(zhuǎn)右轉(zhuǎn)的也危險?!?
記者:“您闖過紅燈嗎?”
行人:“我也闖過?!?
記者:”如果闖紅燈被罰款接受嗎?”
行人:“接受,做錯事了嘛?!?
雖然全面開罰“行人闖紅燈”,對“中國式過馬路”起到了抑制作用,但僅僅依靠罰款并不是治本之舉。
北京市交管部門從完善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強化社會宣傳和嚴格路面管理等方面入手,對150個示范路口的信號燈配時進行了全面排查,優(yōu)化調(diào)整配時不科學問題,確保行人的安全通行。下一步,交管部門還將采取宣傳管理相結(jié)合、教育處罰兩手抓的模式,繼續(xù)加大對行人及非機動車的管理整頓力度。
中國式過馬路治理遭窘境 根治需跳出一陣風怪圈
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的處罰規(guī)定早已有之,但在“法不責眾”的慣性下,此前幾乎形同虛設(shè)。而從目前各地集中整治的效果看,運動式的整治也...[詳細]
盤點各地中國式過馬路的懲罰措施
中國式過馬路違反了交通法規(guī),無論是誰,只要違反了法律,就應(yīng)當受到法律的懲罰。目前我們國家對于“中國式過馬路”的處罰額度相對較輕,多...[詳細]
治理中國式過馬路褒貶不一 南京7天千人被罰
在整治地一周時間里,南京市共有2900余名非機動車駕駛?cè)?、行人因闖紅燈等行為受到處罰。其中,非機動車闖紅燈270人,非機動車在快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