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由也稱為糖,有兩類:一類為單糖(以葡萄糖、果糖為代表)、雙糖(以蔗糖為代表)和多糖(以淀粉為代表)均可以被消化吸收,產(chǎn)生熱量。另一類為纖維素(也是多糖),則不能被消化、吸收,不產(chǎn)生熱量。與蛋白質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比蛋白質和脂肪快,而且完全。碳水化合物經(jīng)人體消化為單糖(主要為葡萄糖)后被吸收。吸收后一部分葡萄糖留在血液內。正常人血液內的空腹葡萄糖水平為4-6.1毫摩爾/升。飯后2小時血糖水平為小于7.8毫摩爾/升。一部分則以糖原形式儲存在肝臟和肌肉內。按需要,隨時將釋出的糖原轉化為葡萄糖,為機體提供熱量。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和熱量的過程必須有胰島素參與。部分葡萄糖也可轉化為脂肪加以儲存。當體內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活性能力下降(此時血液內胰島素含量正常,甚至增高,但不能發(fā)揮正常功能,稱之為胰島素抵抗)時,隨即發(fā)生葡萄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即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如下:
第一條提供能量,提出身體需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迅速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同時也是大腦、心臟、骨骼活動所需要的一種能量來源。
第二條是具有解毒的作用,肝臟中對機體對病毒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如果適量的服用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強肝臟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對一些有毒的物質具有較強的解毒作用。
第三條是節(jié)約蛋白質。由于身體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唐峰給的,如果糖分供給不足,可能會引起一些疾病的發(fā)生,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夠節(jié)約蛋白質。
這就是關于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所以在建議大家可以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作用,另外,碳水化合物還可以維持大腦細胞的正常功能,能夠避免頭暈、心悸、出汗的情況發(fā)生。
碳水化合物有什么壞處?
攝入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是有一定的壞處,會導致身體發(fā)胖、皮膚衰老、情緒焦慮、視力模糊等現(xiàn)象,而且會引起血液中的脂肪酸水平的提高,從而會增加糖尿病和心臟疾病的風險,很容易引發(fā)糖尿病,同時也會容易引起脂肪代謝紊亂。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構成,是最廉價的人體提供熱能的營養(yǎng)素,也是自然界存在最廣的有機化學物。要想預防過量攝入碳水化合物帶來的危害,可以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或者通過降低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效率都是可以的。
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生成來源,主要來源于一日三餐中的各種食物,最常見的分為:
1、谷類。主要來自于糧食,包括米、面以及粗糧,如蕎麥、燕麥、莜麥、糙米等,谷類中含有的是多糖的淀粉,不會造成血糖迅速地升高;
2、薯類。主要是紅薯、番薯、芋頭、山藥,包括土豆等,也不會造成血糖迅速地升高;
3、蔬菜。如百合、藕,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為多糖;
4、奶制品。奶制品中的乳糖也是雙糖中的一種,如果過多地食用奶制品,會因其中的糖分造成血糖升高。
人一天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營養(yǎng)學家雖沒有規(guī)定一個人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但提出碳水化合物的產(chǎn)熱量一般占總熱量的60%左右為宜。這也就是說,一個人需要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和他的總熱量有關。老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攝入應少一些;青少年正在生長發(fā)育階段,攝入應多一些。
健康飲食應為糧食足量,男性每天應攝入碳水化合物400克,女性300克,其中應適當增加薯類糧食的比重。借鑒世界營養(yǎng)學家廣泛推薦的地中海膳食結構,土豆為主的薯類食物每天應攝入170克,蔬菜、水果日攝入300~400克,奶類每天保證攝入200克,多吃雞、鴨、鵝、兔和魚肉,少吃豬肉。
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能少于150克(3兩),更不能一點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沒有碳水化合物攝人的情況下,機體將以大量的氧化脂肪產(chǎn)熱。脂肪代謝產(chǎn)物酮體可能會在體內積累,造成酮中毒。
碳水化合物會長胖嗎?
在沒有合理運動的前提下,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身體發(fā)胖。
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過剩,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類吃得過多,在體內積累,很容易轉化為脂肪。在沒有合理運動的情況下,將會導致身體的發(fā)胖!
但是人體每日所需的能量要是沒有得到滿足,也就是節(jié)食減肥一類的做法,盡可能的少吃或者不吃碳水化合物,其結果也會導致發(fā)胖,這就是所謂的越減越肥的現(xiàn)象,其原因是節(jié)食的做法沒有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能量,身體新陳代謝降低,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一旦你飲食稍微過量,身體就會盡可能的將這部分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下來。
所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到身體的肥胖!